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2603|回复: 14
收起左侧

[考试战报] 2.23一次PASS华为HCIE R&S面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W: @( S' n8 l/ f# Q! z  E1 }5 V
如果想知道怎么学习能像楼主这样过,请访问www.siqiwangluo.com- W8 u3 d) B- n7 U% W4 C1 Q
22310:00-11:00HCIE R&S面试战报4 |9 o/ v1 S  j: d% m/ P2 r1 ^7 x
8 Q( `; ]  m% s. Q' i1 h  L, B( N
题目:
% N% E% A1 `) v% n1 j% N) X' K" Y
  q% }3 b! B4 @5 k2 X  g* M1 Y/ E
1

* M( G% A1 P; T- I

* x3 j  v! G! p7 O+ t8 t/ l

& \% I' s) u1 P9 x' `- f* t0 Z4 c
, s& [( {' [3 g, h& v; W
2、项目题:6台路由器
5 |% _& K& L& x) g6 K  g7 A
* W; c% m. h$ Q0 x% \

9 b' c: B6 w; n' I
  V, G% q2 o) \5 u# G, G
3LAB题:R3无法学习到C-BSR信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
6 w1 n' m) Z+ o8 b: U7 v

0 |: G9 \* y$ H3 f4 d+ W
4 V$ I- C" _: t0 q" ~5 [
* U# X4 Y7 z0 X3 `( V! A
答题顺序: 321
4 _+ P" T4 h1 q/ d) T

8 P* V0 f) q. X9 i0 W

: ^& {! Q" r8 N3 j: j

- j* l; }0 t* r考试过程:. |! J/ a9 O5 w. p0 q0 U

: ]4 n! e  Q1 Q. c# N% w
  • 坐在电脑前先根据现场考官给的登录名称和密码,通过浏览器登录考试系统,登录后系统自动弹出考试题目
  • 带上耳麦,对面传来考官的声音,让你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 考官让先看下考试的3道题,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并且在此期间考官要求在画图工具上画下第三题的拓扑图。
  • 自己确认答题的顺序开始答题,期间考官会根据你的回答实时的进行追问
  • 当时全程是1个考官发问,最后他叫边上的一个考官补充问题,根据考官和我的对话可以判断出:这个补充问话的考官是属于补刀的,他只有在犹豫是否判定你过还是不过的时候才会提问。
  • 最后是考官对你的考试表现进行点评

    1 z' n1 ]1 K. H! [; V, R

' e. G% T% N6 f8 N' H! Z
# Y' W; O/ T3 Q4 C5 C; S& N$ c
应试技巧:* W$ K7 |6 ]. C: L  V

  a- y0 x+ f9 X* l% p& [8 Z: H, p' |

+ G6 p- O( @" H6 Y3 X& m  C
  g# U/ Z- Q1 l1 A; M! }$ ]6 m7 h+ p
  •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介绍自己是来自某地叫什么名字,目前在某公司从事某移动CMNET系统集成工作。考官在听后会主动介绍他以前也来过南京且有一年时间在这做一个国家电网的项目,对南京还是很有感情的。这个时候我就判断出该考官和我一样是属于一线的技术人员,整天调试设备的,对于这样的考官他们还是很重视项目经验的;果然,后面这个考官就说“第二题是一个项目题,根据你的介绍可以看出来你项目经验很丰富的,我们希望你在回答这题的时候重点结合实际的案例说明一下”
  • 回答的时候我先从第3题开始,因为第3题是昨天下午刚看过的还比较熟悉,但是中间考官的很多追问以及他会往错误的方向进行引导,在回答的时候心态上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准备,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是拿不准的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躁,硬着头皮讲,哪怕是把你的猜测说出来都行,因为追问的话有的题目问的会比较偏。这点需要有心里准备。
  • 说实话,考前我心中是没有底的,最多也就准备了七成。我知道临考之前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在技术细节上做出大的提升了,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就是项目经验,在考试的时候要扬长避短,把考官往你的思路上去引导,让他们对你说的项目题感兴趣甚至是觉得可以学习到东西。至于理论上实在没有掌握好的,在可以换题的前提下要对没把握的果断换掉。
  • 宗旨就是先回答你准备的最好的题目,再回答考官期待的题目,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答题时间延伸到最长,最后再回答没把握的问题。我前2题回答完,看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不到了,这样即使最后那题OSPF的问题他想刁难我也问不出花来啦。
  • 考试的时候态度要好,要会适当的博取考官的好感和认可,对于考官的提醒和建议要表现出欣然认可的姿态和对技术细节的高度追求感。
    7 ]0 W  D! p% f+ K- [

0 |( Z0 u4 A" I. p7 }

# @5 \1 B& t& F0 Z- f答题过程:" B+ x* [, k3 ^1 Y  b
' ?0 N9 E. {) s" W
下面简单说一下考试题目的回答:

( F$ H( `+ x/ I" z5 z; s
  f0 K3 {* C+ _6 S
  • 完全是PDF上面的回答套路,只有最后考官在问解决方法的时候会说:除了虚电路、起多个进程双向引入、tunel隧道还有没有其他方案,以及双进程互相引入的时候会造成什么问题?
    答案:双进程引入的时候会有可能造成OSPF的选路次优化;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是在ABR上起2个子接口,一个属于区域0,另外一个属于区域1.
  • 这个项目题,我先按照PDF上面的说法,大致讲了一下两种组网各自的优缺点。然后着重讲了一个正在做的最熟悉的运营商的项目,先从画图开始,边画图边说,从业务实现功能,设备厂家型号,每台设备充当的作用,拓扑中的网络层次,运行的路由协议,选路的优化,容灾场景,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处理的等等,这些都一口气讲了一遍,中间考官会插问一句来证明他的猜测是否正确,其实我刚讲的兴起,考官大概是看了下时间,就对这题进行了点评,让我不要再说了。
    就是从他的这个点评我看出来今天的考试已经稳了,大意是这样:这题讲的十分详细,很精彩,使我们了解到了现在城域网的组网方式和业务的运行方式,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一个这个好的案例,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真的十分感谢!
  • LAB中的这题,我先是按照PDF上面的套路跟考官说,后面他会追问:

    5 c+ U5 P3 B; g8 P8 C7 G% `

2 B$ q5 [" @( b& d: ^

8 |# J) O: f/ Z4 @5 F, G; S
  • OSPF LSA的泛红是如何传递的
  • OSFP的选路
  • C-BSR是如何选举出BSR
  • C-RP是如何选举出RP
  • RP的作用
  • 组播分法树(S,G)(*,G) 都是怎么生成的
  • RPF的检测机制,以及作用
  • RPF对组播业务流的处理相比组播信令流来说两者有区别吗?
  • RPF 检测是对每一个数据包都检测的吗?

    ) J* {, u5 I  s- B

! ^2 S% M3 ?7 I  ?; q

" v! e3 p0 `. ~) V/ r& u8 A* [

) _; F4 [2 m$ @4 _) a2 m9 w
. R, N3 b- I# Q& N
其中89两个追问,我之前都没有了解过,当时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猜测硬着头皮说,好在后来考官进行了引导,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只是提点我一下:以后这些细节的地方还要多思考、多关注,还是很有意思的。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知道就算没回答上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了。

% T; F8 ]9 p& r# d7 D6 N! e
9 f3 X6 p2 x" C0 B+ o8 I; Y# F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6: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先顶一下
沙发 2017-3-1 16:38:07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 16: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值得赞赞
板凳 2017-3-2 16:45:11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6 16: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写的非常精彩!恭喜你拿到证书!
地板 2017-3-6 16:01:3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18: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经验啊
5# 2017-3-9 18:09:31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5 16: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常感谢,下来看看,goodluck!
10# 2017-4-25 16:42:0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2 17: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努力奋斗!
12# 2017-8-22 17:32:56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9 0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值得学习  
13# 2017-8-29 08:05:4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4-27 17:51 , Processed in 0.24509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