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4854|回复: 8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帧中继和PPP存在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帧中继和PPP的配置我是知道的,但到实际中哪里能用到他们,什么时候用,为什么用他们,存在的意义何在?哪位老师能详细的介绍下啊,要知道网络这东西光会配置,不懂原理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排错等会很困难,最好能做些比喻的例子,这里谢过...
发表于 2009-12-12 0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帧中继你可能从开始工作到你退休都未必用得到
沙发 2009-12-12 06:45:26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09: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PPP 最初设计是为两个对等节点之间的 IP 流量传输提供一种封装协议。在 TCP-IP 协议集中它是一种用来同步调制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OSI 模式中的第二层),替代了原来非标准的第二层协议,即 SLIP。除了 IP 以外 PPP 还可以携带其它协议,包括 DECnet 和 Novell 的 Internet 网包交换(IPX)。

PPP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封装:一种封装多协议数据报的方法。PPP 封装提供了不同网络层协议同时在同一链路传输的多路复用技术。PPP 封装精心设计,能保持对大多数常用硬件的兼容性。

链路控制协议:PPP 提供的 LCP 功能全面,适用于大多数环境。LCP 用于就封装格式选项自动达成一致,处理数据包大小限制,探测环路链路和其他普通的配置错误,以及终止链路。LCP 提供的其他可选功能有:认证链路中对等单元的身份,决定链路功能正常或链路失败情况。

网络控制协议:一种扩展链路控制协议,用于建立、配置、测试和管理数据链路连接。

配置:使用链路控制协议的简单和自制机制。该机制也应用于其它控制协议,例如:网络控制协议(NCP)。

为了建立点对点链路通信,PPP 链路的每一端,必须首先发送 LCP 包以便设定和测试数据链路。在链路建立,LCP 所需的可选功能被选定之后,PPP 必须发送 NCP 包以便选择和设定一个或更多的网络层协议。一旦每个被选择的网络层协议都被设定好了,来自每个网络层协议的数据报就能在链路上发送了。

链路将保持通信设定不变,直到有 LCP 和 NCP 数据包关闭链路,或者是发生一些外部事件的时候(如,休止状态的定时器期满或者网络管理员干涉)。



帧中继网是由X.25分组交换技术演进而来的,由于光纤通信的误码率低,为了提高网络速率,活动了很多在X.25分组交换中的纠错功能,使帧中继的性能优于X.25分组交换的性能。

  1、帧中继的主要特点:中速到高速的数据接口;标准速率为DS1,即T1速率1.544Mbps;可用于专用和公共网;仅传输数据;使用可变长度分组。

  2、帧中继网与X.25网比较

  载送呼叫控制信令的逻辑连接和用户数据是分开的。因此中间节点毋需为每个连接的呼叫控制保持状态表;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从而减少了处理的层次;结点到结点之间毋需流控和差错控制,由高层负责端到端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帧中继的优点:精简了通信处理。协议对用户-网络接口以及网络内部处理的功能降低了,从而得到了低延迟和高吞吐率的性能。

  4、帧中继在H信道上的应用:大信息量的交互数据应用;大的文件传送;低数据率的多路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5、帧中继的协议结构

  协议有两个分开的操作平台1)控制平台(C),它涉及逻辑连接的建立和终止。(2)平台是用户平台(U),负责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

  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是控制平台,而端到端之间则是用户平台协议。

  控制平台:帧模式传输服务的控制平台类似于分组交换服务中用于公共通道信号的控制平台。其中,控制信号使用一个单独的逻辑通道。链路层用LAP-D(Q.921)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控制服务,在D通道的用户(TE)和网络(NT)之间进行流控和差错控制。数据链路服务用于交换Q.933控制信号报文。

  用户平台:用户之间传输信息的用户平台协议是LAP-F由Q.922(是LAP-D Q.921的增强版本)定义。

  6、LAP-D的核心功能

  (1)帧的定界,组合和透明性;(2)帧的多路复用/多路分解;(3)对帆进行检查以保证在零位手稿前以及零位剔除后,帧的长度是字节的整数倍;(4)对帧进行检查以保证其长度符合要求;(5)检测传输差错;(6)冲突控制功能(LAP-F新增功能)。

  7、帧中继的呼叫控制

  呼叫控制方案选择:

  (1)交换访问(Switched Access)在用户连接到交换网络,而本地交换不提供帧处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供从用户的终端设备到网络帧处理器的交换访问。

  (2)集成访问(Intergraded Access)用户接到帧中继网络或者交换网络,其中的本地交换提供帧处理功能,因为用户能对帧处理器进行直接逻辑访问。

  帧中继和X.25一样支持在一个链路上利用多个连接,称为数据链路连接,每个连接都有一个惟一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其数据传输涉及的步骤如下1)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指定惟一的数据链路标识DLCI的值;(2)交换数据帧;(3)释放逻辑连接。

  呼叫控制逻辑连接的DLCI=0,其帧的信息域中包含有呼叫控制报文,至少需要四种报文类型:建立 (setup)、连接(connect)、释放(release)、和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

  8、用户数据传输

  LAP-F帧格式类似于LAP-D和LAP-B,但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即没有控制域。即意味着1)只有一种帧的类型,即用户数据帧,没有控制帧。(2)不可能用inband信号。逻辑连接只能用于传输用户数据。(3)不可能进行流控和差错控制,因为没有顺序号。
板凳 2009-12-14 09:43:02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 2011-6-28 20:38:2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2: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怎么懂,感觉没针对回答啊。。还是我太水了。。
5# 2012-8-1 12:26:1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4: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PPP和帧中继是两个二层协议
以我的理解是HDLC,帧中继和PPP是广域网上用的二层协议;而我们常见的局域网的二层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6# 2012-8-1 14:26:3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发的帖子,现在2014年了 楼主理解了吗?
理解的话帮忙解答一下,我也很迷惑
7# 2014-11-7 12:28:07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6 07:02 , Processed in 0.07440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