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607|回复: 0
收起左侧

机房的规划和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机房整体概要

1.提出问题
2.机房规划要点重点
3.机架配备和布线系统
4.供电和配电系统
二:网络主机房的几个阶段
1.桌面放置式
计算机桌上放置设备
2.机架桌面混装式
网络设备上架、服务器桌面或桌边安放
小型网络的初级服务
3.营运级机房
独立的机房基础设计
都是以机架、机架群为核心
提供电信级的稳定服务

三:基于教育网络的机房现状
主要是以机架和桌面混合安装式模式为主,机房缺乏统一的设计,辅助系统薄弱,扩展灵活性差、管理和维护困难,随着系统扩展,管理变得混乱,面积利用率低、不适应大型网络中心,不能完全提供可靠的环境支撑,可靠的公共基础设施等。
四:营运级机房的要求
1.7*24小时提供可靠的网络运行支撑
2.统一规划和设计,可多次平滑升级:休克式的“割接”是十分痛苦的过程
3.能满足大量设备的复杂情况接入:具有良好的基本条件:供配电、接地、防雷等较完备的支撑系统:空调、安全防范守则、消防、门禁

五:机房规划重点要点

1.机房场地要求

建筑环境的的选择:网络覆盖中心区域,电力、通讯、交通、排挤水方便,环境清洁,远离粉尘、油烟、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等等。
建筑物内选择:避免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楼板地面荷载≥500/,梁下高度尽可能大于3.1米。

2.机房环境要求
空气含尘浓度: ≥0.5μm尘粒数≤18000粒/每升空气,无线电干扰场强≤126dB,(0.15~10000MHz)
磁场干扰环境场强: ≤ 800A/m,机房温度:23℃±2℃;18℃~28℃

机房湿度:40%~70%;20%~80%

照明:主机房的平均照度:300~500Lx,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150~200Lx
应急照明:主机房5Lx,主要通道1Lx

3.主要子系统:是以机架群为中心的设备区(关键区域),采用标准的综合结构化布线系统,完善的供电、接地、防雷系统,空调通风系统,消防安全系统,安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主要是防止无权限人员。

4.基础布局:
设备区的分割:按设备功能划分为若干校园网区、地区中心区、传输设备区、租用设备区,保证各个设备区有相对独立完善的供配电、安全管理、温控等设施
机架群:设备区内以机架群为主,放置上架式设备和小型设备,机架式服务器和多路切换监控设备,大型设备可以独立放置,可以架空地板或吊装桥架。

5.机架群:由一个或多个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架组成,各机架之间的要完全安全锁定,局部空调和温湿度控。每机架群的专用配电单元(PDU),最好是配电机架,安装在机架群的网络连接和交换

6.机架配置与布线:机架内具有垂直理线区,配置水平配线区,光纤配线架(ODF),双绞线配线架(TDF),架空地板:尽量少量布线,例如大型服务器。吊装桥架大量布线,例如网络设备和小型服务器群,网络线和电源线相互垂直,便于扩充和管理。

7.供配电系统:
可靠的供电系统:供电电源技术指标:GB2887《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专用可靠的供电线路,7×24小时供应,容量具有一定余量。主设备用铜芯电缆供电,AC:50Hz、380V/220V和DC-48V,UPS电源、双路供电、应急油机机组
主设备电源与辅助电源分开: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动力、照明、办公设备,注意德是两类电源线不得平行走线;交叉时应垂直交叉

8.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尽量采用联合接地:大楼的综合接地的接地电阻≤ 1欧姆,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物的防雷地共用大楼的综合接地体。设备工作地的接地引上线的连接点要离防雷接地点5米以外。大楼接地系统不能满足要求,设备系统接地应采用专用地线接地体,专用地线接地体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
直流工作地:按设备要求确定
交流工作地和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均≤4Ω
防雷保护接地电阻≤ 10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6 01:05 , Processed in 0.06255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