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IL2011的《服务战略》这本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程叫“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在这个流程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PBA—Pattern of Business Activity(业务活动模式)”,一个叫“UP—User Profile(用户需求)”。原版书上的一张表格清楚地解释了PBA和UP的概念(见下图)。 上表把IT的用户分成了三类人,即三个UP。UP1是高级主管,也就是老板级的人物;UP2是高移动性的经理人员,比如销售经理;UP3是办公室的人员,比如办公室的行政人员。这三类人,因为他们业务活动模式(PBA)的不同,对IT支持服务的需求也就不一样。 下面举例来说一下PBA和UP的概念在公司管理实践中如何使用。虽然东方瑞通在这方面有一些尝试,但案例不是很典型。所以,我在这里还是用更典型的中国移动的案例。
中国移动根据PBA和UP的分析,搞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这三大类服务。其中“全球通”主要是针对商务人士的(也就是白领),而“动感地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再细分一下,同样是“全球通”的用户,他们的业务活动模式(PBA)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出差多,有的人出差少。在出差的人当中,有的人出国的时候比较多,有的人出国的时候少。因此,他们对“全球通”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为此,中国移动又搞出了各种套餐,如88套餐,4G上网套餐等。来满足不同的业务活动,不同的用户群体对中国一定手机服务的需求。在这里可以表扬一下中国移动,因为他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本文出自东方瑞通祝文彬老师,转载请注明! 更多行业干货、技术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东方瑞通IT培训(easthome_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