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的分类
基于ACL标识方法的划分划分如下: 用户在创建ACL时可以为其指定编号,不同的编号对应不同类型的ACL,如表5-1所示。同时,为了便于记忆和识别,用户还可以创建命名型ACL,即在创建ACL时为其设置名称。命名型ACL,也可以是“名称 数字”的形式,即在定义命名型ACL时,同时指定ACL编号。如果不指定编号,系统则会自动为其分配一个数字型ACL的编号。  命名型ACL一旦创建成功,便不允许用户再修改其名称。如果删除ACL名称,则表示删除整个ACL。 仅基本ACL与基本ACL6,以及高级ACL与高级ACL6,可以使用相同的ACL名称;其他类型ACL之间,不能使用相同的ACL名称。
基于对IPv4和IPv6支持情况的划分划分如下: 以上两种ACL,以及既支持过滤IPv4报文又支持过滤IPv6报文的ACL,统一称做“ACL”。各类型ACL对IPv4和IPv6的支持情况,如表5-1所示。
基于ACL规则定义方式的划分表5-1所示,基于ACL规则定义方式的划分如下。 表5-1 基于ACL规则定义方式的ACL分类
分类 | | | | 基本ACL | IPv4 | 仅使用报文的源IP地址、分片信息和生效时间段信息来定义规则。 | 2000~2999 | 高级ACL | IPv4 | 既可使用IPv4报文的源IP地址,也可使用目的IP地址、IP协议类型、ICMP类型、TCP源/目的端口、UDP源/目的端口号、生效时间段等来定义规则。 | 3000~3999 | 二层ACL | IPv4&IPv6 | 使用报文的以太网帧头信息来定义规则,如根据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目的MAC地址、二层协议类型等。 | 4000~4999 | 用户ACL | IPv4 | 既可使用IPv4报文的源IP地址,也可使用目的IP地址、IP协议类型、ICMP类型、TCP源端口/目的端口、UDP源端口/目的端口号等来定义规则。 | 6000~6031 | 基本ACL6 | IPv6 | 可使用IPv6报文的源IPv6地址、分片信息和生效时间段来定义规则。 | 2000~2999 | 高级ACL6 | IPv6 | 可以使用IPv6报文的源IPv6地址、目的IPv6地址、IPv6协议类型、ICMPv6类型、TCP源/目的端口、UDP源/目的端口号、生效时间段等来定义规则。 | 3000~3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