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网中,如果要求RTA能访问RTB的2::/64网段,则需要在RTA上 配置如下哪个命令? A:[RTAJipv6route-static2::64fe80::2 B:[RTAJipv6route-static2::64ethernet0/0fe80::2 C:[RTAJipv6route-static2::64ethernet0/02::1 D:[RTAJipv6route-static2::642::1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要帮助RTA能够访问RTB上的2::/64网段。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在RTA上配置一条静态路由,以便让RTA知道当要访问2::/64网段时,数据包应该通过哪个接口和下一跳地址发送。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静态路由配置的基本格式。对于IPv6的静态路由配置,格式大致是这样的:ipv6 route-static 目标网络/前缀长度 下一跳地址 出接口。这个命令告诉路由器,当需要到达某个目标网络时,应该通过哪个接口以及哪个下一跳地址来发送数据包。 现在,我们逐项分析给出的选项: A. [RTAJipv6route-static 2::/64 fe80::2 这个选项缺少了出接口的信息,仅指定了下一跳地址fe80::2。在路由配置中,通常需要同时指定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以便路由器能够准确地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网络。 B. [RTAJipv6route-static 2::/64 ethernet0/0 fe80::2 这个选项完整地包含了目标网络2::/64、出接口ethernet0/0和下一跳地址fe80::2。这完全符合我们设置静态路由以访问特定网络的需求。 C. [RTAJipv6route-static 2::/64 ethernet0/0 2::1 在这个选项中,虽然指定了出接口ethernet0/0,但下一跳地址2::1很可能是RTB上的某个IPv6地址,而不是RTA到达RTB应该使用的下一跳链路本地地址或全局单播地址。通常,下一跳地址是链路本地地址(如fe80::开头的地址),或者是全局单播地址,但必须是RTA能直接通过指定接口到达的地址。 D. [RTAJipv6route-static 2::/64 2::1 这个选项既没有指定出接口,也没有按照标准的格式来配置。它只给出了目标网络和一个地址,但不清楚这个地址是目的地址还是下一跳地址,也没有指明数据包应该通过哪个接口发送。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在RTA上配置一条包含目标网络、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的完整静态路由。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RTAJipv6route-static 2::/64 ethernet0/0 fe80::2。这条命令确保了当RTA需要访问2::/64网段时,它会通过ethernet0/0接口,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地址fe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