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控制与决策 作者:薛俊韬 马若寒 胡超芳
2 基于MobileNet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利用MobileNet将标准卷积分解为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以减少参数量的特点, 替换YOLOv3目标检测算法的主干网络框架, 并保留多尺度预测, 形成基于MobileNet的目标检测算法, 再进一步结合Deep-SORT算法进行多目标跟踪. 2.1 MobileNet算法 MobileNet是Google为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提出的高效模型. 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并通过两个超参数, 从通道数量和特征图大小两个方面减少计算量. 分解过程如图 1所示.
图 1 深度可分离卷积分解过程 假设输入的特征映射F尺寸为(DF,DF,M) , 采用的标准卷积K 为(DK,DK,M,N) , 则输出的映射G 尺寸为(DF,DF,N) . M 为输入通道数, N 为输出通道数, 对应的计算量为 (1) 将标准卷积分解为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 深度卷积起滤波作用, 尺寸大小为(DK,DK,1,M) , 输出特征映射尺寸为(DF,DF,M) ; 逐点卷积用于通道转换, 尺寸大小为(1,1,M,N), 输出映射尺寸为(DF,DF,N) . 两者对应的计算量为 (2) 相比于标准卷积, 深度可分离卷积计算量减少, 即 (3) 此外, MobileNet还引入了宽度乘子α 和分辨率乘子ρ 两个超参数, 分别用于改变通道数和特征图分辨率, 便于控制模型大小, 降低参数量. 2.2 基于MobileNet的目标检测模型 MobileNet网络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 除全连接层外, 所有层后跟有BatchNorm和ReLU, 最后使用softmax进行分类. MobileNet将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计为单独的层, 共有28层. 针对实时性问题, 本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压缩方法, 选用MobileNet与YOLOv3检测模型相结合, 用前者代替后者的网络框架, 同时保留YOLOv3的多尺度预测, 最终得到轻量级的检测模型. YOLOv3中包括13×13、26×26和52×52三个尺度, 在MobileNet网络中找到对应13×13×1024、26×26×512和52×52×256的部分, 使用YOLOv3多尺度预测的方法进行融合, 替换后的网络结构如图 2所示.
图 2 YOLOv3-MobileNet框架
2.3 多目标跟踪 由于Deep-SORT算法加入了深度表观特征, 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本文将基于MobileNet的目标检测算法与Deep-SORT相结合进行多目标跟踪, 主要分为以下部分: 1、目标检测. 首先对输入的视频进行目标检测, 得到目标的边框及特征信息, 并根据置信度和非极大值抑制进行边框过滤. 2、轨迹处理和状态估计. 运动状态估计中使用8个参数 进行运动状态的描述, 其中(u,υ)为边框的中心坐标, γ为长宽比, h为高度, 这4个参数来源于目标检测部分, 其余4个参数表示对应图像坐标系中的速度信息.使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状态进行预测. 3、对跟踪器参数和特征集进行更新, 判断有无目标消失或者有无新目标出现. 对每个目标, 记录其上次检测结果和跟踪结果匹配后的帧数ak, 只要检测结果与跟踪结果正确关联, 就将该参数置为0. 如果ak超过了设置的最大阈值Amax, 则结束对该目标的跟踪. 4、检测结果与跟踪预测结果匹配. 区分已确认和未确认状态的跟踪器, 对已确认状态的跟踪器进行匹配指派. 其中指派问题使用了匈牙利算法, 并同时考虑运动信息的关联和目标外观信息的关联. 运动信息关联: 使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状态和新测量之间的马氏距离, 以此表达运动信息, 有 (4) 式(4)表示第j个检测结果与第ii条轨迹之间的运动匹配度. 其中: Si为卡尔曼滤波器当前时刻观测空间的协方差矩阵, yi为当前时刻的预测观测量, dj为第j个检测的状态(u,υ,γ,). 马氏距离通过测量远离平均轨道位置的标准偏差考虑状态估计的不确定性, 通过逆卡方分布的0.95分位点作为阈值t(1), 指标函数定义如下: (5) 目标外观信息关联: 由于相机运动会使马氏距离度量方法失效, 引入第2种关联方法, 对每个跟踪目标构建一个库, 存储每个跟踪目标成功关联的最近100帧特征向量, 则第i个跟踪器与当前帧第j个检测结果之间的表观匹配度为 (6) 指标函数表示为 (7) 采用上述两种度量的线性加权作为最终度量, 有 (8) 只有当ci,j位于两种度量阈值的交集内时, 才认为实现了正确的关联. 当指派完成后, 分类出未匹配的检测和跟踪器. 5) 对未确认状态的跟踪器、未匹配的跟踪器和未匹配的检测进行IOU匹配, 再次使用匈牙利算法进行指派. 6) 对于匹配的跟踪器进行参数更新, 删除再次未匹配的跟踪器, 未匹配的检测初始化为新目标. 算法整体流程如图 3所示. 图 3 多目标跟踪算法流程 未完......... 更多信息可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与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