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6
- 鸿鹄币
- 个
- 好评度
- 点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9-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听众
- 收听
助理工程师
|
随着一声手机提示音的响起,眼睛装作很不情愿的向手机瞟了一眼,$ h5 D8 L9 J. s5 q$ l. m+ f
“恭喜”这两个字是格外的夺目!
5 Q5 ^9 Q3 h% M- `+ V" d5 j我激动得差点没握住方向盘,短暂的平复后,找个地方把车停下来(当时都想停在路上算了),尽情的享受那很突然却极其真实的愉悦感。开场白我真的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起,无论从哪个节点去回忆,都是那么深刻,那么耐人咀嚼。太多太多的言语想要诉说,太多太多的情感想要释放,再华丽的辞藻,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可以,每句话都可以延伸到一万个字。2 j* n) J$ ~7 \% _) e+ B
画风回转,娓娓道来:不想过多的矫情,但是HCIE这个历程,让我无法去强行装作淡定,毕竟曾经的追风少年,把冰镇啤酒已换成了保温杯里的开水。
% W/ t+ W2 f9 {" N是的,角色的转换来的太快,突然间已是工作多年的通信老人,年纪已近35,古话说三十而立,这句话放入现实生活中,可能就是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吧。到了这个工作和家庭是主旋律的年纪,不得不去接受扑面而来的琐碎,无奈的重复着。渐渐的你会发现,你自由支配但却少的可怜的时间,更多的时候,只能用来缓解颓废。
6 ?" ]( [2 T2 s& n% `: P* Y" ]平凡的我,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叱咤风云,但有一颗败俗的心。我是2010年大学毕业,得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工作岗位,社会分工不同,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我是负责接入网维护工作,属于技术序列一线人员,从一个小白,通过实战、内部培养以及外部培训,逐步蜕变为骨干力量。整个工作历程较平稳,自己的努力也收获了不少荣誉,个人的发展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对自己技术能力的评定,始终定格在高级工程师的金色线条之下。在我们公司,核心的开局配置和疑难杂症的故障,都是依赖于厂商的技术支撑,所以公司内外对我个人的评价,也就只能用技术水平还可以等一些褒奖之词。可能我是一个不喜欢安于现状的人吧,在证明自己的同时,还要刷新他们的认知,更何况,带队伍的时候,要以身作则,以技服人。
! L, M I% z, L8 \/ a5 f: B2020年初,接触了外部培训机构,当时觉得外部厂商认证,都是花钱拿证,HCIE又能例外?在年底的的时候,正式报名了HCIE,并参加了相关培训,过程可谓是五味杂陈,颠覆了我对数通这门学问的认知。理论课的第一轮,我差点决定放弃了这个认证考试。
$ g' h# s+ x7 z- Z" B% p. }; U5 u现在想来,还好我没有放弃!
' @; \2 X7 N4 I$ w) @+ ?8 d在今年的上半年,由于工作的调整,学习考试计划似乎被打乱,几乎没有再拿起课程,仿佛又回归到原点。到了5月初,梳理完工作的整体事宜,再次拾起了理论课,每天早起晚归,当然了上班的时候,也会划水摸鱼。由于工作还是较忙,时常会把计划内的时间打的很散、很乱,刚接受的知识还没来及消化,就会再次遗忘。于是再次逼自己,周末、节假日甩开家庭,前往办公地点,系统的一遍又一遍的刷理论。
5 q4 H7 E( S$ u9 d5 p+ z" |到了6月初,已经能较深入的理解重要内容和知识点,在老师的建议下,把lab和ts以及TAC同步进行学习记忆,刚开始按照老师的解法,竟然去死记硬背配置命令,这是犯了大忌。因为当实验中现象不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如何排查,或者排查的时间很漫长。于是耐心的把老师对实验解法的课程刷了一遍,然后边听讲解,边敲命令,发现效果极佳,反复练习,直至可以独立的按步骤,检查该出的现象和排除错误的配置。TAC和TS也如上述方式,进行了长达两多个月的强化练习,觉得这三项可以去应对考试了。2 F# C8 X+ \" {5 \3 @
于是在8月初时候,购买了老实验的考试券,准备放手一战,先攻下实验这块堡垒,然后就可以准备面试考试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取消这次考试。6 ?- i2 m" D4 H% B6 Y$ l
那种感觉真的很恐慌,第一:已经准备多时的考试,无法按时获得想要成果;第二:这疫情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要一天没考,我就得不停地温习课程,用重复的方式,来应对记忆曲线;第三:对我的工作和家庭要持续的产生影响,那滋味真的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表达的。找了老师诉苦还抱怨一番,从老师那里得知,马上出新实验考试,一天就考完了,而且面试改成了论述,大大降低了主观的评分占比。当时还是未知数,甚至排斥这样的考试方式,因为要在一天考四项内容,在学习的时候,要打包一起消化,一起记忆,考试就是在一天内对所有记忆的提炼。想着想着,再次萌发了放弃的念头。
. ]5 ~1 H# N6 s$ d- N l再次感叹!现在想来,还好我没有放弃!我的恩师 韩老师出现了!( F! u& ~6 x u N$ ^) t
这时遇到了一个老师 YESLAB 韩老师,可以说是硬生生的将迷惘低谷中的我,带到了柳暗花明之境,于是加入了新lab大家庭。大家都知道,新实验考试的难点在于论述,论述仅仅20分,但是却要求单项达到15分,对老师的解答和考生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过于不过可能就在考官的一念间。. t6 {( ], @' r4 k$ X+ `% O) [- M
) ^( V- J# A1 G- k9 ]2 r. w; s" O' `
通过前期的准备,实验的部分已胸有成竹,对论述的解法,需要重新来过。
/ s; c9 |5 u5 k$ n4 {在这里我需着重说一下这个老师韩老师,孜孜不倦、无微不至、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等等形容这个大男人怎么都不为过。0 r6 K) x( m% e/ B6 f9 y$ D- F
我本人亲身体会,不吹不虚,有一说一,按照老师的解法,我花了四天左右就很好的理解了。只是具体的细节,并未进行强化记忆,为此跟老师私聊想改考试时间,老师本是好意,想激发和鼓励下同学们,把我这一言行,截图在群里发了一下,在群里一度成为笑话,我并未觉得尴尬,我觉得这是我对老师努力的回报,对我自己努力的认可,毫不犹豫的把11月底的考试,改成了11月初。
% g9 k3 Z/ ^5 N( X! ?. w j- o
7 ~; E$ T8 W+ Q. B在我的备考期间,随着考试一波一波的推进,中间出现的很多状况,老师都是波澜不惊,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给我们一针一针都注射着强心剂。
. h4 i5 N: A& M0 s) ]; O/ l; f- D! `6 h
在11月初的时候,突然的疫情似乎真的想把我拒之HCIE门外,省内其他地市一出现病例,由于担心本地出现导致取消考试,于是提前一星期,赶到了杭州,进行备考,无论如何不能再有闪失,想想工作,家庭和自己,此刻我别无选择。在一星期的备考结束后,11月8日我踏上了HCIE的战场,内心看似平静,其实早已翻江倒海,早上的考试很顺利,TS和TAC,并未遇到较大的麻烦。但是往下的剧情不是这么发展的,尽管我备考的时候信心十足,考虑了各种艰难险境,但是还是被华为强行加了一波戏。
% b) J v2 u1 J0 ?- Q k$ P下午手贱的迫不及待打开论述题,看了第一题,以为自己看错了!
; `+ \! F4 V& t仔细看了看,瞬间慌乱了,眼前都是黑影,在那埋怨老天,埋怨自己命苦。甚至出现本能反应拿手机,想打电话给老师,迟迟无法进入答题状态。5 s: G9 m7 ~3 V5 I- ~
因为前面同学的战报都是平时练的题目,最多是变种,而我面对的是绝对的新题,我想了很多,甚至咒骂自己为什么选择这天考试,大概浪费了近15分钟,最后长舒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要死不能坐着死。
& P; r# @+ V6 M. c8 {9 T缓解了一会,开始敲lab,但是发现根本敲不下去,vrrp都敲到了PE设备上,我又把论述题看了一下,发现第二题是EBGP选路,发现这题老师的解法那是可以拿A的啊,新题等会翻翻文档,七凑八凑,说不定有希望。" n `+ g: ~ J( j7 T
倒了杯水,用水擦了擦脸,艰难的把LAB敲完,我仅仅看了MPLS VPN跨域现象出了,就没再回头看过lab,一心扎进了论述里。在稳稳的把EBGP选路解答出来后,就开始做新题,发现新题的问题全是概念问题,瞬间鼓起了信心,像上山采药一样,东一下,西一下,硬生生的凑齐了答案,直到最后一刻才提交试卷!3 p, T8 R1 s1 {1 ?1 E' F7 M/ p
出了考场,确实把我这三十多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给难受的哭了,不敢联系家人,第一时间找到了老师,韩老师听了我的分析后,表示问题不会太大,认为我有机会通过。既是安慰,又是信任。打完了电话,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陷入了无尽的失落和迷茫。。。。4 _4 [& ^ y0 z
天道酬勤,这四个字从未如此写实的去理解,就如刚开始描述收到成绩时候的感觉,是可以看见,可以捕捉。其实这个证书对于我本人仕途,影响不是那么大,完全没有雪中送炭的感觉,甚至做不到锦上添花。
$ T& ~4 V. L0 m1 K; T但是通过HCIE这个认证的历程,我证明自己的不是考试答题的技巧,不是敲lab配置的速度,而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工作和家庭的时间中硬生生的挤出了空间,不逼自己一下,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出这事来。让自己学会了沉稳,学会了克制,学会了抗压,学会了感恩。. b d% v8 o2 k3 g' q* R
人生中有很多方向的导师,有很多维度的伙伴,在这次历程中,我结识了志同道合,互相鼓励伙伴,结识了刀功细腻,传道授业的老师。最后感谢老师,感谢伙伴,在这段时间的陪伴,最后祝各位备考的兄弟姐妹,都能顺利通过,上学时我们都能衣带渐宽,披星戴月,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没什么可说的,搞起。; ~0 X8 G2 A: A
——END——
4 i4 A! c! M2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