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115|回复: 7
收起左侧

【干货】详细解析MPLS转发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4 1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PLS转发原理
最近一段时间太阁NP课程在讲MPLS ,部分同学对MPLS的基本原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今天, 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MPLS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考证有所帮助

定义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起源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其核心技术可扩展到多种网络协议,包括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和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等。MPLS中的“Multiprotocol”指的就是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由此可见,MPLS并不是一种业务或者应用,它实际上是一种隧道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支持多种高层协议与业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目的90年代中期,随着IP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数据海量增长。但由于硬件技术存在限制,基于最长匹配算法的IP技术必须使用软件查找路由,转发性能低下,因此IP技术的转发性能成为当时限制网络发展的瓶颈。

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术应运而生。ATM采用定长标签,并且只需要维护比路由表规模小得多的标签表,能够提供比IP路由方式高得多的转发性能。然而,ATM协议相对复杂,且ATM网络部署成本高,这使得ATM技术很难普及。

传统的IP技术简单,且部署成本低。如何结合IP与ATM的优点成为当时热门话题。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MPLS最初是为了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度而提出的。与传统IP路由方式相比,它在数据转发时,只在网络边缘分析IP报文头,而不用在每一跳都分析IP报文头,节约了处理时间。
随着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技术的发展,路由查找速度已经不是阻碍网络发展的瓶颈。这使得MPLS在提高转发速度方面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但是MPLS支持多层标签和转发平面面向连接的特性,使其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流量工程、QoS(Quality of Service)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最后
太阁老师的个人微信
添加太阁老师个人微信领取:太阁免费视频资料、NA综合实验配置文件拓扑图及模拟器、太阁独家实验手册、网工必读书籍等   







发表于 2022-2-19 18: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解析MPLS转发原理
8# 2022-2-19 18:34:39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5-10 17:14 , Processed in 0.077715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