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之前的文章了解到路由表对于路由器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下路由表长什么样,每个内容都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先以思科的路由表为例:
这个是思科的一张路由表 我们可以看到他分为好多列,那么下面我们一列列进行讲解。
路由协议: 第一列内容写着D,R,O
这些代表我们学习这个路由表项的方式,是通过什么协议学习到的,我们在之前提到过我们学习最优路径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么就产生了许多协议,这些D,R,O就代表着所属的协议。相应的协议我会在之后和大家详细的分享下。
目标网段: 第二列的内容是192.168.1.0/24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是一个网段,这个在路由表中代表着目标网段,就是我们在网络中的目的地,也就是“去哪儿”。至于具体去这个目标网段应该怎么走那么我们要看后面的内容了。 下一跳地址: 下一跳地址主要说明IP包所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 我们先跳过中间的中括号,看最后一个选项也就是10.1.1.1这一列,这一列的内容就是我们的下一跳地址,可能下一跳地址对于部分人而言比较陌生,其实就是告诉你,你要到达这个目的地,那么下一步应该找谁。 这个时候路由表可以正常工作了,根据目标网段和下一跳地址,就可以知道去哪然后下一步应该找谁。
管理距离和度量值:
管理距离: 管理距离主要用于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可信度。 可信度的范围是:0 到255 之间,它表示一条路由选择信息源的可信性值.该值越小,可信度越高.0 为最信任,255 为最不信任即没有从这条线路将没有任何流量通过。
如图,Router A上运行了两种路由协议一种是RIP一种是IGRP,两个协议都选择出一条去往目的地E的最优路径,RIP的为A、C、D,IGRP的为A、B、D那么这个时候路由表中应该记录RIP选出的路径呢还是IGRP选出的路径呢,两种协议比较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管理距离,RIP默认管理距离为120 IGRP的为100。我们通过上面的介绍知道AD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所以最终路由表中记录的为IGRP的路径A、B、D。
思科为每个协议都设置了默认管理距离(注意思科和华为默认的管理距离值是不同的)下图为思科协议的默认管理距离:
度量值: 度量值代表距离,用来寻找路由时确定最优路径。每种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独特的路由算法,每一种路由算法在产生路由表时,会为每一条通过网络的路径产生一个数值,最小值就是表示这个路径时最优路径,会记录到路由表中。 当我们发现去往目的地有多条路径,那么就需要这个度量值进行判断。
华为路由表:
华为和思科的路由表几乎完全一样的: Destination/Mask:目标网段 Proto:协议 Pre:管理距离 Cost:度量值 Next Hop:下一跳地址 Interface:出接口 下篇文章我们说下如何使用静态路由将非直连网段加入到路由表的
技术分享来自尚文网络奎哥
更多技术文档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费获取技术文档,免费技术分享课,咨询QQ173245796获取更多信息 技术交流群:QQ群784339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