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420|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OSI七层模型结构、TCP/IP协议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2 16: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OSPF七层模型
1.物理层: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设备为: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链路层地址(以太网使用MAC地址)来访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 设备:交换机。
3.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供路由器确定路径。 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4.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递以及进行重传前的差错检测。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6.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7.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二、TCP/IP协议
1.两种协议的区别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有序的、可靠的、有流量控制的协议端到端协议。
   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传输可靠性没有保证。
   UDP适合传输对时延敏感的流量,如语音通话和视频。TCP适用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流量,如邮件,http。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

TCP的可靠性体现在: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然后才能传输数据。
TCP提供有序数据传输,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常见的协议端口号
FTP:TCP  20(数据端口)、21(控制端口)
HTTP:TCP 80
Telnet:TCP 23
DNS:TCP/UDP 53
SNMP:UDP 16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 13:52 , Processed in 0.06644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