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3156|回复: 25
收起左侧

[LAB战报] 【闫辉 太阁】1月29日 TS1 D6 Lab3悉尼一次 PASS战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1 17: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闫辉 于 2020-2-11 17:50 编辑 ; N& ?/ l) i3 [
; L" e% i8 F# m3 G4 P9 F/ b, y
南京太阁荀同学于悉尼一次PASS  CCIE RS- U# {: R0 `9 R# ]7 Z7 g6 b
荀同学 1月29日.png
, C; y' t* }1 M1 b( ?' _. [
一、 前言
终于轮到我写战报了。因为本人常年居住于悉尼,所以这次就写一个针对悉尼考场的详细战报吧。
废话少说,先说说考了什么吧:
二、 战报
这次考的试TS1+D5+LAB 3 的组合,还是比较顺利的,都是我练的比较熟的题。
1TS1
看到TS1 的拓扑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考场上TS 真的如喝水一般简单,绝大多数的题只有一个错点,有点“我还没用力,你怎么就倒下了?”的感觉。所以,大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LAB 上。 具体错点如下:
(1) SW1上没有创建VLAN12,有点被侮辱智商的感觉
(2) R17 SE4/0 上去掉PPP chap callout
(3) R21 的一个借口cost值是1, 改成10
(4) R11 -14 Metric, R14 上删掉DELAY 100 R12 Bandwidth 改为10000
(5) R12开启 maximum 2 , 直接出现象
(6) R22 IPV6-NH 下一跳写错了地址
(7) 关闭水平分割,然后R18-19 R17 的配置。 然后记得删除IP domain timeout 1 , 不然有大小写的问题
(8) R7 删掉OSPF 汇总, R8 as-set 去掉。 R7-R8 把缺少的NAT 补全。 R46 上改IP OSPF COST 21.
(9) R7 ISAKMP中加 Group 14
(10) NAS 的地址不对,
怕考官给我加错,我特意慢慢的敲,最后耗到一个半小时实在装不下去了,就交卷了。
2. D6
诊断不能提前交卷嘛,所以就把里面提供的资料读了一遍。
大概意思你是个牛逼的专家,然后底下的初级工程师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你,他们最近换了Server, 但是拿不到DHCP 地址。 这个SERVER 被接到了VLAN100 上。问你有啥想法。
然后有一个超长的SHOW 命令的截图。 仔细看的话,你可以从截图中看出来SW1 没有开dhcp relay information trust.
然后抓包软件里面,你输入BOOTP ,就可以看到第一个DHCP discovery 的数据包,把序列数字记下来就行了。
其他的和VCE里面没啥区别。多刷几遍就行了。 有一个干扰选项是It doesn’t have DHCP relay information and the relay address is 0.0.0.0,别选错了。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五、 关于太阁以及备考的点点滴滴
我本科是学音响工程的,硕士是学声学的。一路也都算是名校,我也非常喜欢这个专业,甚至还在硕士的时候,在SCI级别的杂志上发表过论文。那时候我做的工作跟网络, IT 没有半毛钱关系。你如果告诉十年前的我会考一个CCIE 下来,我肯定会问C什么E? 什么IE?
可是这个时代就是个IT 的时代, 你不想改变,那就只能被淘汰。谁他妈能想到现在最火的音频协议是几个爱好音乐的网络工程师搞出来的呢? 传统的音视频行业在VoIP, AoIP 等网络相关协议下被打的体无完肤,我不想被淘汰,所以也不得不开始学习一些网络相关的知识。2018年的时候,公司给我们报名培训CCNA 一个斯里兰卡人教的。水平烂的一笔,学下来基本啥也不会。我知道OSPF 的命令如何,但是你问我OSPF 原理如何?我根本不懂。
本来想着学完也就学完了,反正免费的。但是后来想到公司那么多人去培训,大家都是学完就学完了,没人去考证,我为什么不能是第一个呢?比较要强的我,就准备自学考一个CCNA
也就是那时候第一次听了闫辉老师的课。
我在Youtube 搜索CCNA+中文, 第一个出现的就是闫老师2012年的NA 课程,当时就觉得这老师讲的真他妈好。我学东西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想知道学了这个东西是干嘛的,在现实中有什么用。这些东西不给我讲清楚,我就听不太下去接下来的内容。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一点要求,好多培训老师都做不到。好在辉哥第一节课就把框架讲的清清楚楚。有了骨架,接下来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我听了几节课以后,想着毕竟这是2012年的视频。这些年思科可能考试也有所变化,所以就想看看这个老师有没有新的教程,然后就在腾讯课堂上搜到了辉哥。听了有史以来最有良心的那期XCNA,也就是2017年的那一期。26NA ,真的是良心到爆炸。如果你是一个小公司的网工,说实话,学了这26节课,你基本就可以上手了。
反正我通过这26节课把CCNA考了下来。尽管闫老师一再强调一定要考IE,但是我毕竟是音视频工程师,也就没必要考这么高级的证书。也就把这件事搁置了。
后来找到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工作轻松了不少,而且业余的时间很多。那时候下了班就打打游戏,看看电影,日子过得很快活。沉浸在自我满足中。
突然有一天刷知乎,看到车小胖说Cisco改版了,第一次有了想考个IE 的想法。想到自己已经快30岁了,不能一直死守着音视频这个夕阳产业。而且就算将来继续做这行,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着音视频和网络双技能的“T”型人才。所以我第一次跟我老婆好好讨论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婚期已经定了,在2020.1.1要办婚礼。婚礼事情很多需要准备,也就意味着我备考时间严重不足,而且我老婆也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但是我老婆还是毫不犹豫的替我把报名费交了。 跟小玥玥聊了几句以后,我就在九月末上车了,还记得句句老师问了问我学习的时间,并跟我讲了一下怎么安排学习计划。那时候觉得句句还挺严肃的。啊哈哈。
刚进群不久,就把笔试考了,然后就开始重新从NA开始看视频。谁知道没多久就发生了“没有考位”风波。在抢不到考位的前提下,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很多。 天天懒洋洋的,进度一直很慢。突然,在国庆假期期间突然抢到了1.29的考位 (感谢小莉莉那天早上提醒我有考位)。事后看来这个考位太幸运了,再晚几天考的话,我就一定会在国内多待几天才回悉尼(请年假回国过年),那样航班暂停我就出不来了。一切都是上天的眷顾吧。
我这个人有点拖延症,前期一直觉得时间充足的很,就进度拉的很慢。等进了12月突然觉得时间有些不足了。于是咬咬牙请了4周年假,全脱产备考。 我也严重的低估了婚礼的工作量,基本上婚礼办下来,大概一周是完全没有进度的。离考试还有21天,我LAB3 还没敲熟,TS还一点没看。头一次觉得非常慌。
那时候咬咬牙决定,开始每天4:30起床学习,学到11:30 睡觉。一周多高强度学习下,终于把进度赶上了。最后冲刺的时候,每天5套lab,隔天7套TS 然后考试前一周开始刷VCE把诊断搞定。说实话,备考没啥诀窍,敲就完事了。出了错也不要着急放弃,多自己排错,就会对整体的路由走向更加清晰。另外也不要一味的追求速度,我觉得更要追求一次出现象。反正最后一周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次出现象,出不了就重新敲。把每一个细节扣好,问题就不大。
现在在这里奉劝没有上车的小伙伴,赶紧上车。在悉尼NP+IE 培训费就要大概5W人民币,能不能过还不知道。太阁的价格真的不算贵。而且,辉哥是真的属于天生吃这碗饭的,教的真的好。就算是考证不过,准备和学习的过程也都受益匪浅。
六、  大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婆,在明知道婚礼那么多准备工作要做的前提下,还是毅然决然支持我报名学习。在备考的这段时间里,我老婆承担了很多后勤工作。甚至为了支持我考试把蜜月都放弃了。先成家后立业是很有道理的,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你会愿意把自己变得更好。
其次我要感谢太阁的辉哥和陈老师,很幸运这个时代会遇到这些好老师。几个月下来,我对网络世界的认识突飞猛进。这是我2019年最值得的一笔投资了。
然后我要感谢我1003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几个月相处下来如大家庭一般。在我备考的时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祝大家都早日拿证,升职加薪。
然后我要重点感谢一下我们1003班班长吴剑大哥,在备考的时候,无私的把好多资料分享给我,还给了我超级多的指导和经验。能认识你真的超级荣幸。
也要感谢群里的“花样年华”大哥,在最后备考阶段,共同扶持,给对方打气。
感谢西西老师和龙哥在我冲刺阶段,心态快崩溃的时候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重点感谢一下班主任句句老师和助教鹏鹏老师。热情,认真,负责。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学员都好,非常的感谢。不得不说辉哥不仅教课好,招员工的眼光也好 (也有可能是刘老师招的,哈哈)。总之,建议给句句涨工资。
最后用李敖的一句话来结尾吧:“肯吃苦,吃苦半辈子;不肯吃苦,吃苦一辈子。” 多么朴素的真理。很幸运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从事IT行业这种可以不看出身就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既然总要有人成为loser, 总要有人成为winner,那成为Winner的那个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趁年轻努力一把。
祝各位都早日拿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 P& k4 X! `3 u' s- H2 U; Q
发表于 2020-2-11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ratulations!
地板 2020-2-11 22:52:38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9 1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了/ u2 x. R3 n2 K: X
不回覆看個詳細對不起自己R
15# 2020-2-19 11:54:4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4 15:34 , Processed in 0.089720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