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1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IE-LAB网络实验室:HCIE认证培训 HCNA培训 链路层链路发现协议(LLDP)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5 1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配置越来越复杂,来自不同设备厂商的设备也往往会增加自己特有的功能,这就导致在一个网络中往往会有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为了方便对这样的网络进行管理,就需要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网络中相互发现并交互各自的系统及配置信息。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可以将本端设备的的主要能力、管理地址、设备标识、接口标识等信息组织成不同的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并封装在LLDPDU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层发现协议数据单元)中发布给与自己直连的邻居,邻居收到这些信息后将其以标准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的形式保存起来,以供网络管理系统查询及判断链路的通信状况。
这些MIB信息可用于发现设备的物理拓扑结构以及管理配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LLDP仅仅被设计用于进行信息通告,它被用于通告一个设备的信息并可以获得其它设备的信息,进而得到相关的MIB信息。它不是一个配置、控制协议,无法通过该协议对远端设备进行配置,它只是提供了关于网络拓扑以及管理配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用于管理、配置的目的,如何用取决于信息的使用者。
20055月,此协议已经被认可为IEEE802.1AB-2005标准。它代替了供应商私有的协议,如Cisco公司的思科发现协议(Cisco Discovery Protocol)、Extreme NetworksEDP协议(Extreme Discovery Protocol)、Enterasys NetworksCDP协议(Cabletron Discovery Protocol)以及Nortel NetworksNDP协议(Nortel Discovery Protocol)等。
简单说来,LLDP是一种邻近发现协议。它为以太网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和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定义了一种标准的方法,使其可以向网络中其他节点公告自身的存在,并保存各个邻近设备的发现信息。例如设备配置和设备识别等详细信息都可以用该协议进行公告。
LLDP是一个信息发现与通告协议,LLDP的实体主要维护了两个MIB库,一个 local system MIB,一个remote system MIB。从其名字也可以看出,一个用于维护本地相关的设备MIB信息,一个用于维护远端设备MIB信息。
图片1.png
LLDP通过与上图中右侧的几个MIB库交互来初始化并维护 local system MIB,并将本地的相关信息通告出去;同时当接收到来自其它设备的信息时就将其更新到remote system MIB中。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一个设备就可以将自己的信息通告出去并获得网络中其它设备的相关信息,最终获得反应网络拓扑以及其它配置信息的两个MIB库。这两个库可以被其用户用来完成各种功能。
LLDP报文:
封装有LLDPDU的报文称为LLDP报文,其封装格式有两种:Ethernet IISNAP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子网访问协议)。
   Ethernet II格式封装的LLDP报文
图片2.png
l Destination MAC address:目的MAC地址,为固定的组播MAC地址0x0180-C200-000E
l Source MAC address:源MAC地址,为端口MAC地址或设备桥MAC地址(如果有端口地址则使用端口MAC地址,否则使用设备桥MAC地址)。
l Type:报文类型,为0x88CC
l Data:数据,为LLDPDU
l FCS:帧检验序列。
SNAP格式封装的LLDP报文:
图片3.png
l Destination MAC address:目的MAC地址,为固定的组播MAC地址0x0180-C200-000E
l Source MAC address:源MAC地址,为端口MAC地址或设备桥MAC地址(如果有端口地址则使用端口MAC地址,否则使用设备桥MAC地址)。
l Type:报文类型,为0xAAAA-0300-0000-88CC
l Data:数据,为LLDPDU
l FCS:帧检验序列。
发送机制
当端口工作在TxRxTx模式时,设备会周期性地向邻居设备发送LLDP报文。如果设备的本地配置发生变化则立即发送LLDP报文,以将本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尽快通知给邻居设备。但为了防止本地信息的频繁变化而引起LLDP报文的大量发送,每发送一个LLDP报文后都需延迟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发送下一个报文。
当设备的工作模式由Disable/Rx切换为TxRx/Tx,或者发现了新的邻居设备(即收到一个新的LLDP报文且本地尚未保存发送该报文设备的信息)时,该设备将自动启用快速发送机制,即将LLDP报文的发送周期缩短为1秒,并连续发送指定数量的LLDP报文后再恢复为正常的发送周期。
接收机制
当端口工作在TxRxRx模式时,设备会对收到的LLDP报文及其携带的TLV进行有效性检查,通过检查后再将邻居信息保存到本地,并根据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 TLVTTL的值来设置邻居信息在本地设备上的老化时间,若该值为零,则立刻老化该邻居信息。

HCNP培训机构 HCIE培训中心 HCIE认证培训  HCNA培训
助教:马季
部分内容节选自:H3CLLDP技术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 16:41 , Processed in 0.052646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