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内部网关协议。RIP使用了基于距离矢量的贝尔曼-福特算法(Bellman-Ford)来计算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
最初的RIP协议开发时间较早,所以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也较低,因此,RIP主要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RIP协议中定义的相关参数也比较少。例如,它不支持VLSM和CIDR,也不支持认证功能。
RIP工作原理
在实际情况下,IP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
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 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 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
RIP 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 RIP 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 RIP 在 520 号 UDP端口上接收来自远程路由器的路由修改信息,并对本地的路由表做相应的修改,同时通知其它路由器。
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全局路由的有效。
关于“RIP工作原理”的免费视频资料 更多免费视频资料 扫描即可免费观看全套HCNA视频
智汇云校华为认证、红帽认证、Oracle认证培训,更多问题可咨询智汇云校周老师
QQ:896006006 微信:18575597769
【智汇云校公众号】zhihuiyunx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