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拓扑: 在小型网络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访。 比如在上面网络拓扑中,我们在R1和R2上配置指向对方回环接口的静态路由,可以实现R1和R2回环接口之间互访。 在配置静态路由的时候,后面可以跟下一跳,也可以跟出接口。我们分析一下两种配置有什么不同。 配置静态路由时后面跟下一跳: R1上静态路由配置如下: ip route-static 10.1.2.2 32 10.1.12.2 R2上静态路由配置如下: ip route-static 10.1.1.1 32 10.1.12.1 配置完成后,在R1上测试连通性: 配置静态路由时后面跟出接口:(以R1为例) R1上修改静态路由配置: undo ip route-static 10.1.2.2 32 10.1.12.2 ip route-static 10.1.2.2 32 g0/0/0 配置完成后,在R1上测试连通性: 以R1为例分析两种静态路由配置对R1的影响: 如果R1上配置静态路由时后面跟下一跳:ip route-static 10.1.2.2 32 10.1.12.2 当R1访问10.1.2.2时,需要知道下一跳10.1.12.2对应的MAC地址,会通过G0/0/0接口向外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10.1.12.2对应的MAC地址。R2的G0/0/0接口收到ARP请求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自己接收接口IP地址的MAC地址,会使用自己接收接口的MAC地址进行回应。 R1学习到下一跳的MAC地址后就可以访问目的地址10.1.2.2了。 如果R1上配置静态路由时后面跟出接口:ip route-static 10.1.2.2 32 g0/0/0 当R1访问10.1.2.2时,认为10.1.2.2和自己的G0/0/0接口直连,会通过G0/0/0接口向外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10.1.2.2对应的MAC地址。R2的G0/0/0接口收到ARP请求报文后,发现请求的不是自己接收接口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不会回应。 R1学习不到10.1.2.2对应的MAC地址,无法访问10.1.2.2 。 结论: 在我们配置静态路由时,如果出接口是以太网接口,建议配置下一跳。(否则需要R2的G0/0/0接口配置ARP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