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8
- 鸿鹄币
- 个
- 好评度
- 点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听众
- 收听
助理工程师
 
|
发表于 2017-9-13 17: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拓扑
上图是我的拓扑图
R1和R2用的主干链路,更改本地vlan为vlan2
R1的F1/0端口设置为vlan2,access端口;f1/3为默认vlan1,没设置端口模式;f1/2为vlan3,access端口
截图如下
R1的vlan配置
R2的f1/0端口设置为vlan3,access端口;f1/3为默认vlan1,没设置端口模式;f1/2为vlan2,access端口
截图如下
R2的vlan配置
开启wireshark抓R2的f1/1流量包,现在我们来设置R3到R7的ip地址
并分别用R7pingR8,即192.168.1.1 ping 192.168.1.2;
r7Pr8
r8
R3pingR6,即192.168.2.1 ping 192.168.2.2;
r3pr6
r6
R5pingR4,即192.168.3.2 ping 192.168.3.1;
r5pr4
r4
从上图看,相同vlan之间都可正常PING通,然后我们去wireshark看抓到的包(因为各种类型的包太多,我们只看其中的arp包)
这个包是R7pingR8,即192.168.1.1 ping 192.168.1.2(连接它们的端口都在默认vlan1里面)。能看出数据包在主干链路上是打了vlan1的标签的,根据trunk口转发机制,交换机内部都是带有标签的数据帧,trunk口除了剥离和本地vlan相同的数据帧以外,其他数据帧都是原封不动的直接转发。所以vlan1的标签应该是R7进入端口的时候打的标签。
这个包是R3pingR6,即192.168.2.1 ping 192.168.2.2(连接它们的端口都在vlan2里面);能看出在主干链路上数据包并没有任何标签。为何呢?因为数据包从access端口进来是打了vlan2标签的,当交换机把这个包交给trunk口准备转发时,trunk口发现vlan标签和本地vlan相同,根据转发机制,trunk口把vlan标签剥离然后转发。这就是上面看到的在主干链路里数据包没有vlan标签的原因。
R5pingR4,即192.168.3.2 ping 192.168.3.1(连接它们的端口都在vlan3里面);能看出数据包在主干链路上是打了vlan3的标签的,根据trunk口转发机制,vlan3并不是本地vlan,所以vlan3的标签应该是在R5进入端口时打的标签,trunk口直接转发该帧。
从实验可以看出,所有数据进入交换机内部时,都会打标签,方便交换机处理。至于本地vlan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以前交换机主干链路和hub相连时,hub下的PC识别不了带标签的数据帧的办法,交换机收到hub发过来的数据帧打上本地vlan标签实现和远端通信,交换机转发和本地vlan标签的帧时,剥离头部让hub下的PC能识别。
|
沙发
2017-9-13 17:14:28
回复(0)
收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