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486|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 CCNA-IO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7 0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考模型:
同学们,我们接着之前的网络概述来讲这个参考模型。
首先来看这个OSI参考模型。它是由ISO研发出来的,ISO全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中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OSI全称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中文是开放系统互联。大家看这两个单词正好是倒过来的,长得很像,注意一下不要弄混淆了。我建议大家呢把英文和中文对应着去记忆,ISOOSI都是他们全称的首字母,这样好记忆一些啊,当然你也可以有别的方法去记忆它,只要你别把它们两记混了就行。OSI参考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希望不同供应商的网络产品能够相互协同工作,然而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目标,就是到现在还是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相互协作的状态。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循的层次结构,也就是说,它非常好的一点就是提出来了分层的概念。我们说网络是一个没有型的东西,它通过层次的概念,就是第一层应该干嘛,第二层应该干嘛这样,去有了一个结构。那这个分层有什么特点呢?它可以提供开放式的标准化接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各个厂商的设备都是不兼容的,比如说像我们的苹果充电器就和安卓的充电器不一样,这样就不能互相交换的去充电,你苹果手机没电了就只能找苹果的数据线去充电,那现在它有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了,大家都统一用一种接口,这样是不是方便了许多。所以是多厂商兼容性啊,第二条也有了很好的解释。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这是对于我们学者来说的,实现模块化工程,就是把它分成一块一块的,去降低开发实现的难度。最后是便于故障排除,就是说每一层出现了故障只会在自己的这一层去找问题,而不会跑到别的层去,就像三层的故障不会去四层找。这样,更容易找到故障去排除。这就是分层结构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学习OSI参考模型。这一共是七层,从上往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它们每层对应的英文在这里【翻到后面】我们不仅要把七个层的中英文背下来,还要按照固定编号去背。就比如说,第七层是应用层application,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不能我让你去说一下第七层是什么,你跑过来问我,老师、是从上的第七层还是从下的第七层。它没这个讲法,它这个编号就是固定的!第七层特指application。这个要注意的几点。然后我们继续来看每一层它的作用。应用层是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的。就是说它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可以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比如说你要上网,你可以打开IE浏览器去上网,这就是应用层干的事。表示层,它是把我们应用层数据进行一个加工,就比方说你拿qq去传一个图片一个视频或者发一段话,那你这个图片视频文字是不同的格式吧,你要用不同的格式去处理加工,文档用文档的格式,图片用图片的格式,这就是通过表示层去完成的事。那你加工完要有会话,为什么要有会话呢,比方说都是文本,qq里传个文本、yy里传个文本,那对于计算机来说,怎么去区分开呢,就是会话层干的事。不能qq的传到yy去了,yy的传到qq去了吧,它要去建立一个会话加以区分。那这个会话建立之后了,信息还没有传递呢,如何让信息传递呢,就有了传输层。所以传输层是作用是实现端到端的通信。这个端,通俗点说就是我这qq的信息传到你那边的qq上。这上面的几个,都是逻辑的概念。网络层,是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之前qq之间建立的通信,那要知道qq在哪台主机里吧,知道了之后就可以发送信息,就是终端之间的通信。寻址和转发,那什么是寻址,就相当于我们的每台电脑都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东西去标识,这样信息要发送到哪就可以去清楚的找到。数据链路层,那主机找到了,传数据需要网线吧,就是这里的介质,那这一层就是具体网络介质是如何被传输的。那我们规定好了如何去传输之后,那在介质中真正去传输的是什么?比特流。那这一层就是把信息都转化成比特流然后发送出去。这就是我们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
那介绍完这七个层次啊,我来再给大家讲一下它的特点。第一,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和设备来完成本层的任务。第二,层与层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第三,它只能实现对等层通信,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发送方是应用层,那接收方只有应用层可以看得懂我发送的东西。那每一层都只能看懂对应层的东西,这样,每一层都会有一个专属自己层的通信单元,就叫做PDU、协议数据单元。就是每一层使用自己层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等层相互通信,每一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就叫做协议数据单元。那我们一共有七个PDU,上三层叫做message,统称message。那应用层叫做APDUAapplication的首字母。表示层叫PPDU,会话层叫做SPDU。那从传输层开始就不太一样了,它叫segment段。网络层叫做packet包,数据链路层叫frame帧,物理层叫做bit比特。下面四个必须要记住。
下面来讲封装。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先给大家通俗的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封装。就比如说这个是发送方,它通过qq发送一个“你好”给对方,那首先在第七层要加一个qq的头部,到了第六层加一个表示文本的头部表示它是文本,到了第五层加一个表示qq流量的头部。第四层要传输数据了,再加一个传输的头部,然后要找到接收方在哪吧,就在第三层加一个ip头部,再在二层加一个头部知道它要怎么传输数据,外加一个fcs校验的。这就是封装的一个过程。就和我们小时候玩的俄罗斯套娃很像,你在最里面放上一个东西,然后一层一层的把它套上去。和这个过程很像。所以封装通俗点讲就是在各层,加上不同包头的动作,来显示本层的协议。需要注意的是,封装的方向是从应用层向物理层依次逐层封装。就是说它必须从应用层开始,并且一层一层按顺序的,不可以跳过中间的哪一层。还有就是封装是在发送方进行的。而且,数据只有完成了封装,才有可能发送出去,也就是说,你要想发送数据出去,你就必须要封装。再给大家讲几个封装的参数。先讲四层传输层,SPORT源端口号、DPORT目标端口号,然后是三层网络层,SIPIP地址、DIP目标IP地址,最后是二层数据链路层,SMACMAC地址、DMAC目标MAC地址。先封装四层再三层在二层,这是关于封装的几个参数,要记忆一下。
这是发送方,封装最后把信息变成比特流,那对端、就是接收方收到的也是比特流吧,那你要想收到“你好”这个文本信息要怎么办?这就讲到了我们封装的一个逆过程--解封装。就是这个头部怎么加上去的就怎么剥掉。它的方向就是从物理层开始到应用层依次逐层解封装,它是在接收方触发的。这就是封装解封装啊。
下面来介绍每一层的协议和设备。物理层的协议就是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信号等等。设备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局域网有中继器集线器,广域网是Modem调制解调器,标准呢我们之后再详细给大家介绍。
数据链路层,它的功能就很多了,编帧和识别帧,就是你要把帧还原成帧格式,然后你得出来它到底是双绞线得帧呢还是光纤的帧呢,就是这个意思。后面还有这个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流量控制,差错验证,寻址,标识上层数据,就是说网络层有什么协议,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一会去具体给大家说。这是标准,也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局域网的标准一个是局域网的标准,广域网的标准重点在前两个HDLCPPP,后面的FR会简单介绍,不像之前两个那么重要。
网络层编址就是IP地址,我们会有专门的时间去给大家讲IPv4地址的。
传输层就是实现可靠和不可靠,哪些是可靠必须有的呢?是这个流量控制。它有两个协议,一个TCP一个UDP。下面这个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就是可靠的服务,如果你想要可靠的传输,你就必须要有这些功能。比方说有序传递,就是你传出去的数据一定要有编号,为什么呢?就是我发给你的数据你必须全部收到,那现在有了编号是不是方便知道哪些数据没有收到哪些数据收到了,没有编号那我就没法区分了吧。这样没收到的我还要重新传一份给你,这样保证数据都能收到。应答确认,就是你收到了全部的数据,你要给我确认一下,我就知道你都收到了。差错重传,也保证数据都能收到。它适合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面向无连接,就是尽力而为。它是尽量的去发,但是有没有全部收到我不能保证,它无需建立连接,没序列号,没确认,没重传,但是它的延迟比较少,因为它发过去就行了没有那么多要求,所以适合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然后再看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应用层有很多软件吧,能提供很多服务。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结构,ASC2MPEG(动态图像)、JPEG(静态图像)都是格式,会话层就是不同的软件建立不同的会话去维护和终止。
这是TCP/IP参考模型,它和OSI参考模型一样,都是分层的结构,它分成四层applicationtransportInternetnetwork access,要注意一下这两个参考模型的一个区别,它们的网络层的英文是不一样的,以前考试的时候就考过,注意TCP/IPInternetOSInetwork。在OSI参考模型提出来之后呢,它把网络接口层变成两个层data linkphysical,就是说现在一般是五层,那现在TCP/IP的五层结构运用的很广,它叫TCP/IP协议栈,我们之后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个结构啊,不是OSIOSI实现起来复杂。
后面的一带而过,都讲过了。注意一点,讲TCP/IP协议栈,并不是说它的协议只有TCPIP,它也有别的协议,只是TCPIP用的最多最重要,就把名字起成了这个。
-------------清默网络友情提供

发表于 2017-8-29 13: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分享
板凳 2017-8-29 13:51:0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7 16: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地板 2020-7-27 16:15:28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4-26 12:23 , Processed in 0.13595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