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嫁”给了编程(一) 很多人都说程序员做到一定的岁数就不能做了,因为到那时候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已经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只能是转行了,我也会被这个问题困扰。但是更多的时候总是在忙碌中就记不得思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不得不认真的去考虑这个问题了,编程的意义是什么,我又为什么要编程呢?我可以一直的做下去吗(兄弟连IT教育www。itxdl,cn)?每次却都伴随着对自己职业生涯或人生目标的质疑而产生,令我感到些许困惑和不安。 而在这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也似乎总能在每个阶段为自己找到一个继续热爱编程的理由,直到它已无法解答再一次疑惑的产生。就这样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我似乎渐渐理解了编程的意义…… 编程是一项技能 回想大学毕业刚成 为一名程序员时,自己对技术是如此狂热,我不断地购买各类技术书籍,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也都被用来钻研技术,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我也因此很快成了同一批 入职新人中,编码效率和质量最突出的一个。而在那段时间里所做的技术积累,也成了我日后工作的坚实基础,编程作为一项技能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我的身体里。 即使到了今天,我仍非常怀念那段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技术的日子。我为能在工作中写出的每一行优秀代码而兴奋,更为每一天能在技术上取得的点滴进步而喜悦,一切都是那么单纯,编程的意义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在于技术本身。 编程是去解决问题 “能 力越大,责任也也大”,这句电影“蜘蛛侠”中的经典台词同样适用于程序员的职业生涯。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以及工作中获得的认可,我的职位也由原来的初级程 序员变为了资深开发工程师,以及后来的架构师。相应的,除了编程之外,我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需要用来与用户进行沟通,并分析他们提出的需求。 对于我来 说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是艰难甚至有些痛苦的。 我不得不用自己最薄弱的沟通技能去和用户打交道,更要命的是我所习惯使用的那些技术语言有时很难让他们理解。 我很快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那个 只需被动接受任务安排,并将自己的编程工作完成好就万事大吉的初级程序员。除了技术之外,我更需要能够突破程序员思维,去发现用户需求背后所隐含的真正问 题。我比以前变得更加务实,不再刻意追求技术的高深,而是尽可能从问题本身出发,选择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它。 此时,编程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它已不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成了解决问题的理想工具。 编程是在表达,也是在创作 就 这样又过了几年,当“为什么要编程?”这个问题再次摆在我的面前时,自己也已过了而立之年。对于大多数中国程序员来说,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龄,甚至还有很 多人会认为30岁还在编程,一定是混得不够好吧。当然,对于这些质疑我也总是一笑了之。 呼……这一篇先写到这里吧,有点伤感,我整理一下思路继续在写下去。刚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在兄弟连做讲师的朋友,连,系电-话=177—1011—6169,我们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朋友说他们哪里好多三十多岁的还在学编程,我现在还属于年轻人,还是可以冲一冲的。但愿吧,终归是做了这么久的工作,当时突然说要放弃,总是会有那么多的割舍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