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4
- 鸿鹄币
- 个
- 好评度
- 点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听众
- 收听
助理工程师
 
|
3鸿鹄币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请问有什么问题吗?请大神电平一下。我的工作涉及到更多的是网络,服务器方面不太多。
冗余和热备有思维上的相似之处,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技术。
网络上的冗余,以二层网络的生成树协议家族(STP,RSTP,MSTP)、三层网络的VRRP,HSRP为代表。
热备一般是服务器的多个网口互相做备份。实现访问的负载均衡和互相备份。
如图:
交换机之间的链路都配置成trunk链路(可能需要承载多VLAN流量)
2台二层交换机之间通过2个双绞线相连,在不做端口聚合(华为的Ether-Trunk,思科的Ether-Channel)前提下,肯定会引发环路问题,但是为了达到一个网络的冗余性和健壮性,又必须采用双链路,如果左边的链路down掉,可以很快自动切换到右边的链路,继续工作。
这里采用的技术是生成树协议(STP,RSTP,MSTP),经过配置和一系列选举行为后,两条链路共4个端口的某1个端口会被阻塞(blocking),打破环路;但是当1条链路down掉后,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会up,激活链路接替工作。在这里我们假设SW1为根桥(通常将性能最优的交换机定位根桥)。
Server上的双网口分别接入到2台交换机,两个F0/3端口分别处于不同的VLAN,服务器配置相应VLAN的不同IP地址,通过在服务器软件上做配置,做成双网口的热备,达到一方面实现负载均衡,一方面互相备份。这样,PC访问服务器,一方面在数据通道上服务器实现热备和访问负载均衡,一方面整体网络架构也实现了冗余,通过配合使用交换机之间的端口聚合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带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