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弟子转身后,大师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鞋带松开,可通过这个细节表现旅者的劳累憔悴 。” “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弟子呢?”旁观者又问,大师说:“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工作中,常常有人抱怨自己工作繁重、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一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加班,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其它。 但是,安博教育认为,如同故事中的表演大师,若要集中精力于当务之急,就得排除次要事物的牵绊。把最重要的事情排到第一位,制定自己的日程安排,更能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一、安排日程的主要原则——要事第一 重要的东西只占一小部分,只要集中处理只占整体20%的事物,就可以解决80%的问题。 ——帕累托 意大利经济学家和园艺师弗雷多·帕累托发现:自家院子里80%的豌豆来自20%的豌豆荚;意大利80%的土地为20%的人口所有,很多事物都存在80/20规律,于是提出了“二八法则”。 商业和生活中,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 20%的业务员创造了80%的销售额 20%的关系带来80%的个人幸福 …… 二、如何安排日程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一)、为每个重要的目标设定完成期限 时间管理上著名的帕金森定律表明,如果你不加控制,工作就会自动膨胀并占满所有时间。 首先,将工作切分成若干个行动,然后考虑需要涉及的人和事、还需要完成的其它工作,以及用于各项任务的具体时间。如此,在到达目标的过程中,也能真切感受到工作进展。 (二)、利用优先级矩阵 事有轻重缓急,确定每个任务的重要性与紧急性,再进行优先排序,能确保事件紧急性和重要性之间价值的平衡。 优秀的职场人员应多关注II事件,在危机形成之前介入,提前完成,并识别出自己的发展机会,当然,若能能授权别人处理的就让别人处理,这样每天就能抽出时间处理III类和IV类事件了。 (三)、利用黄金时间 1、内部黄金时间 即一个人精神最集中的时候,但每个人的内部黄金时间会有所差异。 2、外部黄金时间 即外部资源最为齐备、能帮你作出决定、回答问题或提供信息的时候。例如,和上司交流的时间一般是刚到办公室或中午吃饭的时候。 (四)、预留时间 如果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太满,会觉得被时间控制,生活、工作缺乏活力。并且,一旦有意外的任务加进来,会让工作安排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每天至少安排一小时的预留时间,能避免处理问题时的手忙脚乱,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特别是需要为以下四种类型活动预留相应时间。 缓冲 确保除小任务以外的所有任务都留出15分钟的间隔,这样总比从其它任务中“偷”时间理智得多。 所以,通过上述解说后,安博教育认为,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大家不妨开始制定自己实际可行的日程安排,抓住那少数的关键工作,即知即行,更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