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IL 2011的《服务设计》这本书中,“可用性管理”和“容量管理”这两个流程的活动都分为“被动”和“主动”这两类。对于“可用性管理”流程来说,被动的活动就是“监视和度量”,看哪儿有服务或组件不可用的情况,发现了再去处理。而主动的活动就是“在计划和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知道某些服务后组件很重要,提前就用“高可用”的措施保护起来了。 结合东方瑞通的管理实践,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对工作质量和绩效的影响。那些每天只是被动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的员工,不可能有很好的工作绩效,也不太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而那些每天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员工,不但会有很好的工作绩效,也比较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 举个例子说一下。前些年我们做微软护航服务的时候,指定了一个项目经理负责这个业务。一开始是一个小伙子,他的工作就很被动,等着微软给我们分客户、等着微软给我们指派Case。结果可想而知,一年下来也就十几万的收入。后来换了一个小姑娘,她的工作就很主动,主动联系微软负责分客户的人,跟她们搞好关系;得到客户信息后,主动联系客户,尽量做到让客户满意。结果,我们护航服务的收入逐年增加,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0多万。 本文出自东方瑞通祝文彬老师,转载请注明! 更多行业干货、技术文章,请关注公众号:东方瑞通IT培训(easthome_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