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IL2011的《服务设计》这本书中,“可用性管理”和“容量管理”这两个流程都提到了“符合成本效益”这个概念。这是因为ITIL中所说的“高可用”和“高容量”都是花钱的事情,需要仔细考虑,不能到处都是“高可用”的“高容量”的配置。那样的话,钱花了很多,但成本效益却很差。 在公司管理中,“符合成本效益”也是一个管理层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举个例子说,东方瑞通的清华校区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多大的带宽能满足员工和学员上网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符合成本效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如果我们租用很大的带宽,员工和学员上网的速度会很快,但成本会很高,“成本效益”就比较差;反过来,如果我们租用的带宽很窄,成本是低了,但员工和学员上网的速度很很慢,这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到学员的满意度。因此,“成本效益”也会比较差。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平衡,也就是“符合成本效益”。 本文出自东方瑞通祝文彬老师,转载请注明! 更多技术文章、行业干货,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东方瑞通IT培训(easthome_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