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915|回复: 1
收起左侧

史上最完整的考后试卷分析方法,手把手教你拿高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上最完整的考后试卷分析方法,手把手教你拿高分!
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等属于选拔类考试以外,其余的考试几乎都是检验类考试。这类考试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从考试中发现问题,进而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也是考试的一部分,与获得的分数相比,考后的试卷分析更重要。
分析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场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的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同学们要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找到复习的整体方向了。
二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这部分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① 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丢分的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 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要努力找回这些分数。
③ 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三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以是潜意识的,也可以是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四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了。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是什么”,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下面为大家介绍“对策分析九字决”,可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办”。
九字诀
马上写
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的讲解把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及时析
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① 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良好的应试心理,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文章来源:小清谈教育qdjycyzx)

发表于 2015-11-12 09: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沙发 2015-11-12 09:02:4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5-13 02:27 , Processed in 0.062650 second(s), 2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