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有点乱,一直在博客里面放着。有理解不当的地方,还望朋友指出。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链层
物理层
1.物理层(速率,电压,针脚接口类型) 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他信号用于网上传输,负责实际的信号传输,即比特流,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信号即属于物理层。物理层对数据只有检测功能,无纠错功能,传输的数据不可靠。
特征参数:包括电压,数据传输率,最大传输距离和物理连接介质等
传输单位:比特(bit)
设备:集线器(hub)
中继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数据检错,物理地址MAC) 将一条原始且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为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在此层将数据分段,并处理流控制。负责在两个主机上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逻辑信号即属于数链层。即有检测,纠错功能,还有流量控制功能,数据的传输具有可靠性。
特征参数:包括物理地址,网络括扑结构,所传数据帧的排序和流量控制等。数据链路连接是建立在物理连接之上的。
传输单位:帧(Frame)
设备:交换机(switch) 网桥(RBI) 网卡(NIC)
3.网络层(路由路径选择,逻辑的地址IP) 是将数据包以最佳路径通过通信子网送达到目的主机,实现拥塞控制,不同网段的通信等功能。
传输单位:数据包(分组,报文,IP地址)Packet 设备:路由器(router)
4.传输层(可靠与不可靠传输服务, 重传机制. ) 负责端到端的信息传输错误处理,包括错误的确认和恢复,确保信息的可靠传递
传输单位:段(加端口号)Segment 协议:TCP/IP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Novell中的顺序包交换协议(SPX)
5.会话层(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的数据.操作系统工作在这一层)
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的会话的建立,终止,以便确保点到点不中断,管理数据交换。会话就是一次程序的执行,传输单位为数据,断点续传就属于会话层。
传输单位:数据(Date)
6.表示层(实现数据编码, 加密.)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所传输的数据经过传送过意义不改变。
数据的编码相互转换
数据加密与解密
数据压缩与恢复
传输单位:数据(Date)
7.应用层(用户接口) 直接为用户服务,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网络与用户的直接对话,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协议。
传输单位:数据(Date) 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发送邮件的作用)
P0P3:邮局协议,主要用来接收数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主要用来进行网络管理的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制协议,主要用来给计算机分配IP地址的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Telnet:网络终端协议。
Bit, Frame, Packet, Segment 都统一称为: PDU(Protocol Data Unit)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
在网络层的数据叫包
在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叫帧
在物理层的数据叫比特流
这样的叫法叫做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是高层,它们负责从用户接口到应用程序的通信。
传输层负责提供分段、排序和虚电路。
网络层提供逻辑网络寻址功能,并通过互联网络进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帧,并将数据送到网络介质上。
物理层负责接收1、0代码,并将它们编码为数字信号,以便在网段上传输。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物理层: 1.介质类型: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2.连接器类型: BNC接口, AUI接口, RJ45接口, SC/ST接口
3.双绞线传输距离是100米. 4.HUB集线器: 一个广播域,一个冲突域.泛洪转发. 共享带宽. 直通线: 主机与交换机或HUB连接
交叉线: 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HUB连接
全反线(Rollback): 用于对CISCO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用. 数据链路层: 1. 交换机与网桥 2. 交换机与网桥有多少个段(端口)就有多少的冲突域. 3. 交换机与网桥所有的段(端口)在相同的广播域
网络层: 1. 路由器2. 路由实现路径的选择(路由决策).Routing Table 3. 广域网接入. 4. 路由器广播域的划分(隔断). 传输层: 1.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拥有重传机制,可靠传输
2.UDP(用户报文协议),无连接,无重传机制,不可靠传输
3.端口号:提供给会话层去区分不用应用程序的数据.标识服务.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数据通信子网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数据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是用与传输信息的线路,例如电信机房的交换机和路上的电缆都是通信子网的一部分,而资源子网就是提供资源的网络,譬如你的WEB,FTP服务器!
通信子网
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与通信线路。由通信线路与通信设备组成。
WAN属于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负责数据保存,处理的主机与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