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830|回复: 0
收起左侧

生成树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1 17: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部署VLAN使得一个重要决定是在交换机上使用哪种生成树模式。STP模式决定了STP将如何与VLAN交互。缺省的Cisco STP模式下,每个VLAN定义一个STPIEEE802.1Q标准是在整个交换VLAN网络中使用一个STP,但不排除在每个VLAN中实现一个STP>> PVSTPVST+和单生成树模式
公共生成树(CSTCommone Spanning Tree)是在IEEE802.1Q标准中规定的。CST定义了一棵用于所有VLAN的生成树,BPDUVLAN1上传递。
VLAN的生成树(PVSTPer-VLAN Spanning tree)是Cisco专用的一种实现方式,需要使用ISL trunk封装。在PVST中,每个VLAN一棵STP,能为每个VLAN配置不同的根交换机,并配置第2层的负载均衡。
每个VLAN一棵生成数减少了每个STP重新计算时的恢复时间,并且在下述方面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 减少整个生成树拓扑的规模
* 提高扩展性,减少收敛时间
* 提供更快的恢复过程和更强的可靠性
每个VLAN一棵生成树的缺点包括:
* 为了维护多个VLAN的多颗生成树,交换机的利用率(如CPU负载)会更高
* 为了支持各个VLANBPDU,需要占用更多的Trunk链路带宽
为了携带更多的信息,PVST BPDU的格式和STP/RSTP BPDU 格式已经不一样,发送的目的地址也改成了Cisco保留地址01-00-0C-CC-CC-CD,而且在VLAN  Trunk的情况下PVST  BPDU被打上了 802.1Q  VLAN
标签。所以,PVST协议并不兼容STP/RSTP协议。
Easyinlab Welcom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 16:44 , Processed in 0.05309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