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B(Server Message Block,又称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CIFS))是由微软开发的一种软件程序级的网络传输协议,主要用来使得一个网络上的机器共享计算机文件、打印机、串行端口和通讯等资源。它也提供认证的行程间通讯机能。它主要用在装有Microsoft Windows的机器上,在这样的机器上被称为Microsoft Windows Network。后经过Unix服务器厂商重新开发后,它可以用于连接Unix服务器和Windows客户机,执行打印和文件共享等任务。
freenas共享服务 CIFS/SMB 继续研究freenas提供的各种功能强大设置方面的Services。今天主要学习在FreeNas下如何开共享服务(CIFS/SMB),有兴趣的朋友咱们一起来研究吧。 开启FreeNAS共享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你的电脑已经开共享。你可以在共享个文件然后在浏览器里输入“\\ip”查看。或者在“CMD.exe”下使用“Net Share”进行那个查看共享。 开启共享方法: 1. 命令行方式:net share 博客=F:\娱乐\种子 我设置了一个名为“博客”的共享,路径为:“F:\娱乐\种子”。 2. GUI方式:找到“F:\娱乐”的“种子”文件夹,点击右键,找到属性的共享标签,根据提示进行设置即可。相对简单不再骜述。 如果无法共享你的文件夹,或文件夹属性里找不到共享标签。请参看下面两条: 1. 无法共享:确保你的Server、Workstation两个服务处于开启状态。在运行里输入Services.msc打开服务管理器,找到上述服务,设置为自动,并启动相应服务。 2. 找不到共享标签:打开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标签。选中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点确定退出。 这里仅为了测试使用,不做安全方面的考虑,如有需要,请自行设置权限。 FreeNAS 开启CIFS/SMB共享服务
FreeNAS共享服务 CIFS/SMB开启 1、开启CIFS/SMB共享 开启FreeNAS,打开“FreeNAS WebGUI”登录。找到“Services–>CIFS/SMB–>Settings”。服务–>CIFS/SMB共享服务–>设置。选中右上侧的“Enable”开启共享。在“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进行基本设置,其他默认,点Save and Restart保存生效。 Authentication:anonymouns NetBIOS name:freenas Workgroup:WORKGROUP Description:FreeNAS Server Dos charset:CP437 Unix charset:UTF-8 2、共享基于CIFS/SMB的磁盘
freenas共享 添加CIFS/SMB共享 打开“Services|CIFS/SMB|Shares”添加共享文件夹。点右下侧的“十”字,输入相关设置。设置完毕后,返回“Services|CIFS/SMB|Shares”,点“apply changes”保存使更改生效。 我共享了两个盘,其中Data盘是FreeNAS的系统data分区,Raid0则是我制作的Raid0磁盘冗余阵列。前者是完全共享,后者是只读型共享。 共享DATA:Name:data;Comment:freenas data;Path:/mnt/data/ 共享Raid0:Name:raid0;Comment:freenas raid0;Path:/mnt/raid0/;Read only: Set read only 3、测试FreeNAS共享 在浏览器里输入“\\ip”,我这里为“\\192.168.1.21”。其中data有写入权限,raid0无写入权限,只能读取。
开启CIFS/SMB共享 FreeNAS共享 无法打开共享? 确保“开启FreeNAS共享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找到“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ICP/IP)–>属性–>高级–>Wins标签–>NetBIOS设置”。选择默认,确定退出。 CIFS/SMB共享高级进阶设置授权共享 参照第一步把Authentication更改为“local User”保存。在“Services|CIFS/SMB|Settings”里的“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里 打开“Access–>Groups–>Add”新建用户组“netshare”,Description为:“netshare”。新建一个局域网共享组“netshare”,用于存放局域网共享用户。打开“Access–>Users”新建“budeyan”,加入到“netshare”用户组。
freenas组设置 freenas用户设置 在浏览器里输入“\\ip”,我这里为“\\192.168.1.21”。输入相应的用户和密码,登录成功。对ad0和raid0进行写入测试,成功~!
该贴已经同步到 iLync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