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从刚开始的应用电脑。到现在可以自己亲自去装电脑。这个跨越离不开DIY市场的普及。 回想起当年,我们还只能从品牌机厂商那里选择固定的几个系列的时候。一切都由厂商负责,我们丝毫体验不到亲自动手的乐趣。当我们揭开品牌机的封条,放弃了保修,打开机箱侧板的那一瞬间。新奇的畅快感促使着我们要更加了解计算机。这就是亲自动手的乐趣。
今天笔者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动手的乐趣,机箱理线。说到机箱理线,许多朋友可能会不屑一顾。线在机箱里面,我们又看不到。
其实不然,把机箱的线缆理整齐,不仅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保护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比如杂乱的线缆很容易卡住散热器,造成元件温度过高,轻则死机重启,重则烧毁!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DIYer,那么理线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不论大家使用多高端的散热器,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它们的专一性。比如CPU散热器就是为CPU散热的,显卡散热器就是为显卡散热的。那么我们最重要的主板靠谁来散热呢?
如果热量没有及时排出机箱,而是在箱内淤积。那么电源是不是也遭殃了呢?因此机箱内部整齐与否也将是对散热好坏有很大影响。具体测试数据后文会详细介绍。
ZOL硬件论坛网友们的理线作品
其实,理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复杂与昂贵。支持背板走线的机箱固然很容易理线,但是无奈价格不菲,普通用户无法接受。其实普通主机箱也是可以做到很好的理线,后文笔者将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几种机箱理线的方法,省钱不忽悠。
对于高价机箱来说,理线相对容易。这类机箱大多采用下置电源方案设计,至于这样设计好坏与否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留待日后与大家沟通。 但是有好多用户买了高价机箱以后,并不知道它还有一个背板走线的功能。这里笔者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何为背板走线?背板走线就是将电源接到其他硬件上的线缆,贴着机箱的背板通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机箱里少了许多杂乱的线。 M59是一个设计的较好面向中低端的机箱,这款机箱很重视风道设计,前面板整体都是金属蒙网。机箱上部提供两个风扇位,后面提供一个。只是价格略高让普通用户在选择时会有些迟疑,而从同价位产品来说,其超值性又是无人能及的。
笔者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购买了该款机箱,结果他却不懂得机箱如何理线。整个机箱内一团糟。不仅使原有的风道遭到了破坏,而且线缆还贴在 散热器风扇上,造成很大的摩擦声。 打开机箱的另一面侧板,我们可以看到背板的边缘部分有三个被镂空的位置。这个就是预留给我们走背线的地方了。(上边很大镂空的那个是为方方便安装CPU散热器扣具的,并非是背部走线的位置)
有些用户的机箱也支持电源下置,但镂空位置可能和我们本次讲解用的机箱不太相同,或者主板的接口位置不同。这个还请大家举一反三。
背板走线的优势就在于,根据主流主板的设计。我们常用的接口都被安排在主板的边缘,这样我们将过长的线缆和多余的线缆藏在机箱的背板后面,从而达到了疏通机箱风道降低箱内温度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电源线从镂空位置伸出。要根据接主板接口的位置,适当安排线缆的顺序,以避免线缆搅在一起。 现在我们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接口分到不同的镂空位置,比如24PIN电源线接从最上面的孔洞进入, 显卡供电线从最下面进入。这样可以确保直接就可以接到主板可显卡上,既整洁又不影响风道。 线材整理完毕以后,我们透过前蒙网可以直接无障碍的看到 内存,CPU散热风扇。其实, 这里是一个平直的风道,没有线材的阻拦,散热效果会更佳。 只需要两部,我们的机箱变得十分整洁。再也不会出现线缆绞到风扇里卡住风扇的情况了。至于散热情况的改善,请大家继续跟随我,后文会有详细介绍。
介绍了电源下置的机箱如何走线,那么电源上置的普通机箱该如何才能把线理干净呢?
笔者选择了近期关注度较高的 航嘉暗夜公爵H403机箱,这款机箱在设计上很用心。虽然还是遵循Intel CAG规范,但前面板 光驱位采用金属蒙网,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量。前面板下方也提供了一个12CM的风扇。 笔者找来同事,让他帮忙把机器组装一下。不出所料,如果没有提前认知,根本不注重机箱内的理线,更别说做背板处理的意识。只是把线接上就万事大吉了,机箱内异常凌乱。 事实上这款机箱虽然没有跟着潮流采用下置电源设计方案,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上置电源的机箱无法背板走线。其实我们稍微观察一下机箱,便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当我们拆下机箱另一面的侧边后,机箱的背板就映入我们眼帘。与刚刚介绍过的NZXT M59机箱不同,除了一个给电源加固的托架,这款机箱的背板没有任何镂空的位置。但正因为有挑战,所以整理出干净的走线时会更有成就感。
许多朋友可能都觉得,上置电源的普通机箱无法实现背板走线。其实不然,背板走线其实靠的是背板与侧边之间的距离,而非电源放置的位置。
之前说过,凌乱的走线会干扰机箱风道。不论多少的 散热器,它终归是要靠机箱外的冷空气跟机箱内的热空气交换。此时风道受到了影响,也就影响了外部冷风的进入,从而降低散热效能。 虽然这款 主板没有给我们预留走线的孔洞,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背板走线。我们把线从背板上方的空隙通过,伸到机箱背板处。 此时我们需要对症下药,比如主板的4pin/8pin供电线,我们可以直接从给电源固定的托架位置进入, 硬盘和前置风扇接头我们从硬盘架边上穿过。 显卡和24PIN电源接线从背板左侧进入。 最后,我们将背板装好。至此这个电源上置的机箱也顺利完成了背板走线。整个机箱十分清爽,主要风道均为通畅状态,没有阻挡。 这里笔者在补充一种情况,如果您的机箱背板空间狭小,无法容下线缆的话。可以尝试将线缆通过 光驱位。 然后我们再将线缆从软驱口通过,这样做可能会干扰一些风道。不过我们之需要将线归到一边即可。 最终我们再将线逐一的接到指定位置即可。图为从光驱位出软驱位入最后接到主板上的24PIN电源线缆。 当然,这只是一种折中的办法,毕竟这样也会略微干扰到风道。
关于机箱理线,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实际效果吧。笔者经过重重严酷测试,最终得到了M59和暗夜公爵的几组数据。
测试平台:
I7 920 + X58 + 3G DDR3 + GTX260 + 模组电源
测试软件:Prime95 x8 + real-time-hdr-bal x2
硬件内部温度记录软件:Everest
机箱内部温度记录设备:台式万用表
测试时的室温:26.4
当前测试的机箱为M59。未理线的时候默认机箱风道风扇不开启。这样做是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出风道的重要性,所以此时只开启CPU风扇和机箱后部风扇。 现在我们开启测试软件,测试30分钟。然后我们分别记录硬件内部温度和机箱内部温度。 GPU温度 :80.6℃ CPU温度 :71.75℃ 箱内温度:39.7 将计算机关闭,冷却15分周后,将线缆整理好。再次开机,现在开启机箱所有风扇,开启测试软件,测试时间为30分钟。 主板温度:65.0℃ GPU温度 :76.5℃ 硬盘温度:34.6℃ CPU温度 :62.025℃ 箱内温度:30.1℃ 从两次对比不难看出,对于M59这类已经有成熟的风道设计的机箱来说。风道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硬件的生死。风道理顺后,主板温度下降6.5℃了,GPU温度下降4.1℃了,硬盘下降4.4℃了,CPU温度下降了9.475℃,箱内温度下降了9.6度。 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成绩,可见再一个风道并不畅通的机箱环境中,温度会飙升的很猛。箱内温度改变以后,其他硬件得不到良好的散热,造成温度继续升高。 当箱内温度下降了9.6℃时,整机元件温度都得到了下降。GPU下降幅度较小是因为我们使用的 显卡是公版独立风道显卡,所以受到箱内温度影响最小。 我们只是优化了风道,就获得了如此大的温度降低。而中间的成本几乎是0元,理线需要的是您的一双巧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