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随着Ethernet网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局域网进入到广域网后,运营商对设备的可维护性越来越关注,迫切需要解决传送网的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行、管理和维护)问题,于是ETH OAM便应运而生。ETH OAM善了以太网二层维护手段,为业务连通性验证、开局业务调测和网络故障定位提供了强大的维护功能。
定义ETH OAM是一种基于MAC层的协议,它通过发送OAM协议报文来检测以太网链路。该协议相对于传输介质是独立的,OAM报文只会在MAC层处理,不会影响到Ethernet的其他层次。同时ETH OAM议作为低速率协议,所占用的网络带宽很小,通常不会对链路所承载的业务造成影响。
应用以太网业务OAM和以太网端口OAM的应用如图1-97所示。
图1-97 以太网业务OAM和以太网端口OAM的应用
- 以太网业务OAM的应用是以业务为基础的,它以“维护域”为单位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业务链路检测。
- 以太网端口OAM的应用不针对具体的业务,它关注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Ethernet最后一公里)的两台直连设备之间的点到点以太网链路维护。
Router1和Router3之间的以太网业务经过CE1、PE1、P、PE2、CE3网元进行传输。
在用户层的Router1和接入层CE1网元之间(前提是Router1支持以太网端口OAM协议),可以使用以太网端口OAM来完成点对点以太网链路的连通性和性能检测。
在接入层CE1网元和CE3网元之间,可以使用以太网业务OAM来完成承载该业务的整个以太网链路的连通性和性能检测。
从“维护域”角度而言,图1-97描述了以太网业务OAM的2种主要的应用场景:
- 针对接入层用户的维护域:在网络两端CE1和CE3网元上创建MEP,在PE1和PE2网元上创建MIP,从而可以检测承载客户业务的整个以太网链路。
- 针对核心层运营商的维护域:在PE1和PE2网元上创建MEP,这样可以忽略接入侧链路的质量,而专注于运营商自己的网络。
目的ETH OAM与现有网络维护和故障定位手段的比较:
- 现有的测试帧方法只能在同类数据封装格式之间进行,而在不同数据封装格式(如GFP与HDLC等其他封装格式)之间并不适用。
- 现有的端口环回功能针对端口上所有报文进行环回,而无法有选择性地对某一业务流进行环回。
- ETH OAM能够发现硬件故障类的问题。
- ETH OAM能够实现故障自动检测和定位。
基本概念以太网业务OAM关注端到端以太网链路的维护。它通过定义维护域、维护联盟、维护点实现对业务流进行分段、分层管理。
以太网业务OAM是一种基于MAC层的协议,它通过发送OAM报文来检测以太网链路,OAM报文只会在MAC层处理。
以太网业务OAM定义了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 MD:维护域(Maintenance Domain),指需要进行OAM的一个网络。
- MA:维护联盟(Maintenance Association),可以认为是一个与业务相关的域,由若干MEP和MIP组成。
- MP:维护点(Maintenance Point),包括MEP和MIP。
- MEP:维护联盟边缘节点(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 Point),MEP是所有OAM报文的发起和终结点,它与业务相关。在一个网络中,MA和MEP ID(Maintenance Point Identification)可以唯一确定一个MEP。
- MIP:维护联盟中间节点(Maintenance association Intermediate Point),MIP不能发起OAM报文。对于非标准协议,MIP可以响应和转发LB报文和LT报文,但只能转发CC报文。对于标准协议,MIP可以转发CC报文和LB报文,但只可以响应和转发LT报文。
维护域(MD)在一个网络中,客户、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所关注的网络段是有所侧重和区别的,因此需要以网络段作为管理单位,来实现对网络中同一业务流流经的各个网络段进行分段管理。同时,网络中不同业务流也需要被区分开来分别进行管理。以太网业务OAM通过对以“维护域”为单位的端到端的检测方法,实现对以太网的维护。
维护联盟(MA)MA是MD的一部分,一个MD可以划分成一个或多个MA。在运营商的网络中,通常一个VLAN对应一个业务实例;而在设备上,一个或多个MA可以对应一个VLAN。通过划分MA可实现对传输某个业务实例的网络的连通性故障检测,MA的级别等于它所在的MD的级别。
维护点(MP)MP是以太网业务OAM的功能实体,包括MEP及MIP。
每个维护点拥有一个MP ID,该ID为全网唯一。各维护点信息通过MAC地址表、维护点表和路由表来记录。业务类型、业务ID、VLAN标签是MP配置信息中的关键内容。对于华为维护点,维护点一旦成功创建,就周期地、以广播的形式向全网发送携带了本MP信息的协议报文,其他MP接收到该协议报文后将该信息记录下来,以备使用。
一切OAM操作只能由MEP发起,MIP不会主动发起任何OAM操作或发送任何OAM报文。
维护联盟边缘节点(MEP)
MEP定义了MA的起始位置,是所有OAM报文的发起和终结点,它与业务相关。在一个网络中,MA和MEP ID可以唯一确定一个MEP。
如图1-98所示,一般用一个箭头来表示MEP,箭头的方向就是MEP的方向。
一个MEP具备了以下功能:
- 必须允许所有的业务报文通过,而不考虑它们的方向。
- 必须检查所有顺着箭头方向通过MEP的OAM消息包。
- 让那些高于本ME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直接通过,而不再作进一步检查。
- 丢弃所有低于或者等于本ME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
- 必须检测所有逆着箭头方向通过本MEP的OAM消息包。
- 让那些高于本ME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直接通过,而不再作进一步检查。
- 处理那些属于本层的OAM消息包。
- 丢弃所有低于本ME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
- 可以生成与本MEP同层次的OAM消息包,并且沿着规定的方向传送。
维护联盟中间节点(MIP)
如图1-98所示,一般用一个椭圆来表示一个MIP,MIP没有方向。
一个维护中间点,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 必须让所有的业务报文通过。
- 必须检查所有通过本MIP的OAM消息包。
- 必须让那些高于本MI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通过。
- 根据某些特殊的操作码或目的MAC地址,选择以下处理方式。
- 透传。
- 透传并处理。
- 截取并处理所有属于本MI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
- 根据某些特殊的操作码,丢弃所有低于本MIP所在层次的OAM消息包。
分层管理以太网业务OAM通过在OAM协议报文中加入管理级别(Level)字段,实现分层管理。高层管理域可以跨越低层管理域,低层管理域无法跨越高层管理域。这样的分层管理能够实现同一业务流的分段维护,也能够实现不同业务流的管理。
维护域层次关系逻辑图如图1-98所示。
图1-98 维护域层次关系逻辑图
目前,协议支持0~7共8个层次级别的划分。 8个MD(Maintenance Domains,维护域)等级被用于区分用户、供应商和运营商。
层级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用户MD等级 > 供应商MD等级 > 运营商MD等级。
图中虚线显示了以太网业务OAM报文通过的逻辑通道。处于不同层次的维护点对OAM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如下:
- 对于高于自己级别的OAM协议报文,各维护点做透传处理。
- 对于低于自己级别的OAM协议报文,各维护点直接丢弃。
- 对于和自己级别相同的OAM协议报文,根据OAM协议报文的消息类型,各维护点响应或终结。
规格介绍OptiX OSN设备对以太网业务OAM的支持能力。
以太网业务OAM相关的参数和规格如表1-68所示。
表1-68 以太网业务OAM相关规格
项目 | 规格 |
OAM操作 | CC LB LT 单端LM Two-way DM |
维护域数目 | - OptiX OSN 3500/7500/7500 II:64
- OptiX OSN 1500:16
|
维护联盟数目 | - OptiX OSN 3500/7500/7500 II:1024
- OptiX OSN 1500:256
|
维护点数目 | - OptiX OSN 3500/7500/7500 II:
说明:单槽位单板不支持配置MIP。
- OptiX OSN 1500:
|
CC测试发送周期 | 3.33ms 10ms 100ms 1s 10s 1min 10min 默认值:1s |
参考标准和协议介绍以太网业务OAM遵循的标准和协议。
- IEEE 802.1ag: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 Amendment 5: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 RFC 2819: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 Y.1730 :Requirements for OAM functions in Ethernet based networks and Ethernet services
- Y.1731/G.8013: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
可获得性以太网业务OAM功能应用,需要对应的设备、单板和软件版本的支持。
版本支持
产品 | 支持版本 |
OptiX OSN 1500/3500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T2000 | V200R007C03及以上版本 |
U2000 | V100R002C01及以上版本 |
产品 | 支持版本 |
OptiX OSN 7500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U2000 | V100R002C01及以上版本 |
产品 | 支持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V200R011C01及以上版本 |
U2000 | V100R003C00及以上版本 |
硬件要求
单板类型 | 适用的设备版本 | 适用的设备类型 |
N1PEG16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 |
N1PEX1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 |
N1PETF8 | OptiX OSN 3500: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OptiX OSN 7500: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7500 |
R1PEFS8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1500A/1500B |
Q1PEGS2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1500A/1500B |
R1PEGS1 | V100R009C03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1500A/1500B |
N1PEG8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7500 |
N1PEX2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7500 |
N2PEX1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7500 |
N1PEFF8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3500/7500 |
R1PEF4F | V200R011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1500A/1500B |
TNN1EX2 | V200R011C01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EG8 | V200R011C01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ETMC | V200R011C01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EFF8 | V200R011C02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EG16 | V200R012C01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HUNS3 | V200R013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TNN1HUNQ2 | V200R015C00及以上版本 | OptiX OSN 7500 II |
特性依赖和限制介绍以太网业务OAM在网络设计阶段、配置调测阶段、维护阶段的限制和注意事项。
网络设计原则
特性依赖和限制对象 | 特性依赖和限制内容 |
以太网业务OAM | 不支持单向通信的以太网业务模型。在单向的以太网业务中,启动以太网业务OAM功能,虽然不会影响以太网业务,但是OAM功能无法全部正常运行。用户应该保证在已有的双向的端到端业务上,创建或者删除维护点以及进行相关OAM操作。 |
以太网业务OAM | 以太网业务OAM支持端到端的维护,前提是OAM业务模型必须对称,即维护域上的各维护点必须都处于同一业务流上(属于同一VLAN)。在非对称的OAM业务模型,OAM功能将无法正常运行。 |
以太网业务OAM | 级别相同的n(n≥2)个MEP和m(m≥0)个MIP构成了一个维护域。在一次OAM测试中,所有对同一业务流进行操作的维护点必须在同一个维护域内。在已有维护域内创建级别更高的维护端点会破坏原来的维护域,导致OAM测试失败。 |
以太网业务OAM与LAG间约束 | N1PEX1和N1PEG16配置以太网业务OAM,当Ingress节点的MEP与跨板负载分担LAG同时存在时,CC功能不可用。 |
以太网业务OAM与LAG间约束 | OptiX OSN 3500/7500的N1PEG8/N2PEX1/N1PEX2单板和OptiX OSN 7500 II的/TNN1EG8TNN1EX2/TNN1ETMC/TNN1EFF8单板不支持以太网业务OAM和负载分担LAG的共存。 |
以太网业务OAM与以太网专网业务间约束 | - 对于OptiX OSN 3500/7500/7500 II,以太网专网业务只支持ETH OAM的LB功能,不支持其它OAM功能。
- 以太网专网业务使用ETH OAM的LB功能测试时,只能选取一个RMEP节点。
- 通过ETH OAM测试以太网专网业务时,PW封装模式只支持以太模式。
|
MD | - MD名称是区分MD的唯一标识,不同的MD,MD名称不能重复。
- MD支持嵌套和相切,高级别的MD内可以嵌套低级别的MD,但不支持交叉。
- 建议端到端测试以太网业务时,在传送网边缘节点统一规划一个MD,MD级别为4。而测试传送网内部节点间以太网测试时,使用的MD的级别小于4。
|
MA | - 一个MA必须且只能归属于某一个MD。
- 同一个MD下的MA名称必须不同,不同的MD下的MA名称可以相同。
- MA必须和业务相关联,对共享端口的业务(即PORT+VLAN的业务),MA必须关联到业务中某一个VLAN。
- 同一个MA内的所有MEP发送CCM周期必须相同。CCM发送周期设置越短,CC检测出链路故障的时间就越短,但占用的网元的资源和带宽越大。建议CC测试发送周期设置为默认值1s。
|
MP | - 在进行CC、LB测试时,只需要在业务端点设置MEP。在进行LT测试时,还需要在选取一些业务流经的以太网端口作为MIP。
- 一个OAM测试涉及所有MEP和MIP必须归属同一个MA。
- 一个OAM测试涉及所有MEP和MIP的MAC地址不能相同。
- 同一个MA下,每个MEP的ID必须唯一。
- 当ETH OAM经分组交换单元,MEP的方向设置为Ingress;否则,MEP的方向为Egress。
- MEP所在网元需配置远端维护点列表,所有和该MEP交互的远端MEP必须配置在该列表中。
- 对于QinQ业务的S-Aware端口到C-Aware端口业务转发场景,不支持在S-Aware端口配置Ingress MEP。
|
PW承载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基于VLAN优先级) | PW承载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基于VLAN优先级)不能与ETH OAM同时使用。 |
MPLS OAM、MPLS-TP OAM和ETH OAM | - 对于OptiX OSN 1500,MPLS Tunnel OAM、MPLS PW OAM与ETH OAM享资源。
- 对于OptiX OSN 3500/7500/7500 II,
- 对于分布式MPLS OAM,MPLS Tunnel OAM、MPLS PW OAM与ETH OAM享资源。
- 对于集中式MPLS OAM,MPLS Tunnel OAM、MPLS PW OAM、MPLS-TP Tunnel OAM、MPLS-TP PW OAM与ETH OAM享资源。
|
以太网业务OAM | 对于OptiX OSN 1500,“封装类型”为“Null”的端口不支持以太网业务OAM。 |
配置调测原则无。
维护原则无。
原理描述介绍以太网业务OAM实现原理。
连通性测试CC(Continuity Check,连通性测试)可以实现单向意义上的对链路状态的检测。
实现原理源端MEP构造CCM(Continuity Check Message,连续监测报文)报文,周期性的发送出去。宿端MEP收到源端MEP发送的CCM消息后,直接启动同此源端MEP的CC检测功能。
如果宿端MEP在一定时间之内(发送周期的3.5倍)没有收到源端MEP的CCM报文,则自动上报告警,直到链路恢复正常,宿端MEP重新收到源端MEP的CCM报文为止。
如图1-99所示,激活MEP1的CC检测后,MEP1向外发送CCM报文,处于同一维护域的MEP2、MEP3、MEP4识别接收到第一个CCM报文后便分别启动定时计时器,定时接收来自MEP1的CCM报文。一旦链路出现故障,导致宿端MEP在3.5倍超时时间内接收不到CCM报文,宿端MEP则上报“ETH_CFM_LOC”告警,直到链路恢复正常,该告警才结束。
图1-99 连通性测试示意图
如果此时MEP1、MEP2、MEP3、MEP4同时都激活了CC检测,每一个MEP既是CC检测的源端又是CC检测的宿端,这样可以实现双向的连通性测试。
只有MEP能够启动连通性检测以及作为检测的接收响应端。
功能作用由于连通性测试的定时检测机制,一旦设置成功便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了链路故障检测、故障自动发现。另外,基于CC实现的广播协议报文,可以完成一对多及多对多的网络检测(特别是二层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实现了整个维护域的网络化检测。
环回测试LB(Loopback,环回测试)可以实现由源端MEP到维护域内任一MP链路状态的检测。
实现原理环回测试建立在双向业务的基础上,它是手动的一次性的测试操作。源端MEP构造LBM(Loopback Message,环回消息)报文。在报文中填入目的MP(MIP或者MEP)的ID并发送出去,同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
如果宿端MP收到LBM报文,将构造LBR(Loopback Return,环回回复)报文并发送回源端MEP,环回测试成功。如果源端MEP定时器超时且未收到宿端MP返回的LBR,环回测试失败。
如图1-100所示,MEP1给宿MEP4发送LBM报文,同一维护域的MIP2和MIP3收到报文后透传该报文。宿MEP4收到报文后向源MEP1返回LBR报文,环回测试完成。
图1-100 环回测试示意图
只有MEP能够发起环回测试,MEP和MIP都可以作为检测的接收端。
OAM协议为避免LB信元在不同网元间无休止传输,不支持同一网元上存在两个管理单元,也就是不支持同一网元上不同单板具有相同的LLID(Loopback Local Identify)。
功能作用通过环回测试可以实现由源端到维护域内任一节点链路状态的检测。由于宿端MP也可以是MIP,因此环回测试也能够起到定位故障的作用。和连通性测试相比,环回测试实现的是一次性检测,每次检测都需要人工下发命令。
链路追踪测试LT(Link Trace,链路追踪测试)在环回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故障定位的能力,能够实现一次定位故障网络段。
实现原理源端MEP构造LTM(Link Trace Message,链路追踪消息)报文,在报文中填入宿端MEP的ID并发送出去,同时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
链路上所有属于此维护域的MIP接收到该LTM报文,将其继续往宿端MEP发送,同时给源端MEP返回一个LTR(Link Trace Reply,链路追踪回复)报文。
当宿端MEP收到此LTM报文时将其终结,并往源端返回LTR报文,本次链路追踪测试成功。如果源端MEP定时器超时且未收到宿端MEP返回的LTR报文,链路追踪测试失败。
另外,链路追踪测试的返回信息中加入了“跳数”这一参数,来表明返回的维护点是链路追踪测试链路上第几个MP。当LTM经过的第一个MP与源端MP处于同一单板时,跳数由“0”开始计数,依次累计,否则由“1”开始累计。
链路追踪测试功能基本同环回测试,区别在于只有宿端MP才会响应LBM消息帧,但是链路追踪测试的链路上的MP会响应LTM消息帧,根据这些响应消息可以判断出源MEP到目的MEP所经过的MIP,如图1-101所示。
图1-101 链路追踪测试示意图
- 源MEP1给目的MEP4发送LTM报文。
- MIP2收到LTM报文后,给源MEP1发送LTR报文,同时转发LTM报文。
- MIP3收到LTM报文后,给源MEP1发送LTR报文,同时转发LTM报文。
- 目的MEP4收到LTM报文后,终结LTM报文,同时给源MEP1发送LTR报文。
只有MEP能够发起链路追踪测试以及作为测试的终结点。
功能作用链路追踪测试在环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故障定位的作用。
- 根据中间节点MIP的返回情况可以确定协议报文的路由。
- 当确定维护域内某一段链路出现故障时,由LTR报文的返回情况来确定有返回部分链路的状态正常,起到一次定位故障网络段的作用。
性能检测通过ITU-T Y.1731所定义的丢包度量LM(Packet Loss Measurement)和报文时延度量DM(Packet Delay Measurement)功能计算两个MEP间以太网链路业务丢包率FLR(Frame Loss Ratio)、帧延时(Frame Delay)和帧延时抖动FDV(Frame Delay Variation),实现以太网链路业务性能监控。
单端LM检测如果需要在一个指定的时间段内,对以太网链路业务的丢包数量进行统计,可以使用单端LM检测。
LM有两种工作模式,双端(Dual-End)LM和单端(Single-End)LM。目前,OptiX OSN设备仅支持单端LM。如需了解双端LM的相关内容,请参考ITU-T Y.1731 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
单端LM一般用作按需监控的OAM,即通过手工触发检测。在此模式下,本端MEP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向在同一MA中的对端MEP发送带有ETH-LM请求信息(ETH-LMM)的报文,并接收对端MEP回应的带有ETH-LM回复信息(ETH-LMR)的报文。
LM在两个端点MEP进行,度量的数据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 本端丢包率(Near-End):本端MEP收方向(对端MEP向本端MEP发送方向)的丢包统计。
- 对端丢包率(Far-End):本端MEP发方向(本端MEP向对端MEP发送方向)的丢包统计。
当前版本只支持对端丢包率(Far-End)统计。
为了计算MEP收、发方向的丢包,每个MEP本地均需维护两个基本的计数器:
- TxFCl:记录当前向对端MEP发送的报文数。
- RxFCl:记录当前从对端MEP接收的报文数。
MIP透传携带ETH-LMM、ETH-LMR的报文,同时,MIP不需要支持LM功能。
单端LM检测过程如图1-102所示。
以下以PE1设备的MEP为例介绍单端LM的检测过程,PE2设备的MEP检测过程与之相同。
图1-102 单端LM检测过程
- 本端MEP周期性地向对端MEP发送ETH-LMM。ETH-LMM携带如下信息:
- TxFCf:当前ETH-LMM发送时本地计数器TxFCl的值。
- 对端MEP接收到ETH-LMM时需回应一个ETH-LMR。ETH-LMR携带如下信息:
- TxFCf:从ETH-LMM中拷贝的TxFCf值。
- RxFCf:收到ETH-LMM时对端MEP本地计数器RxFCl的值。
- TxFCb:对端MEP发送ETH-LMR时本地计数器TxFCl的值。
- 本端MEP接收到对端MEP发送的ETH-LMR。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对端和本端丢包度量。
- Frame Lossfar-end = |TxFCf[tc] – TxFCf[tp]| – |RxFCf[tc] – RxFCf[tp]|
- Frame Lossnear-end = |TxFCb[tc] – TxFCb[tp]| – |RxFCl[tc] – RxFCl[tp]|
- TxFCf[tc]、RxFCf[tc]和TxFCb[tc]分别表示当前收到对端发来的ETH-LMR中的TxFCf、RxFCf和TxFCb值,RxFCl[tc]表示收到该报文时本地RxFCl中的计数,tc表示收到ETH-LMR的当前时间。
- TxFCf[tp]、RxFCf[tp]和TxFCb[tp]分别表示收到上一个对端发来的ETH-LMR中的TxFCf、RxFCf和TxFCb值,RxFCl[tp]收到上一个报文时本地RxFCl中的计数,tp表示收到上一个ETH-LMR的时间。
FLR检测FLR测量在一个点对点ETH连接上,具有相同CoS等级的MEP之间传输报文的丢包率。在LM检测时间内,本端MEP检测报文的丢包数,并记录总发送报文数。
FLR的计算公式如下:
FLR = Frame Loss / 总发送报文数
Two-way DM检测如果需要在一个指定的时间段内,对以太网链路的双向业务报文时延和抖动进行统计,可以使用Two-way DM检测。
DM有两种工作模式,Two-way DM和One-way DM。目前,OptiX OSN设备仅支持Two-way DM。如需了解One-way DM的相关内容,请参考ITU-T Y.1731 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
Two-way DM一般用作按需监控的OAM,即通过手工触发检测。在此模式下,本端MEP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向在同一MA中的对端MEP发送携带DM请求信息(ETH-DMM)的报文,并接收对端MEP回应的携带ETH-DM回复信息(ETH-DMR)的报文。
MIP透传携带ETH-DMM、ETH-DMR的报文,同时,MIP不需要支持DM功能。
Two-way DM检测过程如图1-103所示。
以下以PE1设备的MEP为例介绍Two-way DM的检测过程,PE2设备的MEP检测过程与之相同。
图1-103 Two-way DM检测过程
- 本端MEP周期性地向对端MEP发送ETH-DMM。ETH-DMM携带以下信息:
- TxTimeStampf:发送ETH-DMM的时间。
- 对端MEP接收到ETH-DMM时需回应一个ETH-DMR。ETH-DMR携带以下信息:
- TxTimeStampf:从ETH-DMM中拷贝的TxTimeStampf。
- RxTimeStampf:接收到ETH-DMM的时间。
- TxTimeStampb:发送ETH-DMR的时间。
- 本端MEP接收到对端MEP发送的ETH-DMR。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报文时延。
Frame Delay = RxTimeb – TxTimeStampf (RxTimeb为本端MEP接收到ETH-DMR的时间)
该报文时延包括对端节点处理DM报文所消耗的时间,时延值仅用于计算报文抖动。
Frame Delay = (RxTimeb–TxTimeStampf)–(TxTimeStampb–RxTimeStampf)
该报文时延排除了对端节点处理DM报文所消耗的时间,时延计算更精确。
FDV检测FDV测量在一个点对点ETH连接上,具有相同CoS等级的MEP之间传输报文的时延变化。在DM检测时间内,本端MEP检测报文时延,并记录最大时延(Frame Delaymax)与最小时延(Frame Delaymin)。
FDV的计算公式如下:
FDV = Frame Delaymax–Frame Delaymin
配置以太网业务OAM介绍分组传输业务配置以太网业务OAM的过程。
- 创建维护域
- 创建维护联盟
- 创建MEP维护点
- 创建远端维护点
- 新建MIP维护点
- 执行连通性测试
- 执行环回测试
- 执行链路追踪测试
- 配置性能测试
创建维护域维护域(MD)定义了以太网OAM的范围和等级,不同等级和范围的维护域可以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OAM服务。
前提条件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单击“新建”,选择“新建维护域”,弹出“新建维护域”对话框。
- 设置“维护域名称”和“维护域级别”。
设置参数时需注意:
“维护域级别”:0~7,7为最高优先级。
- 单击“应用”,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
创建维护联盟维护域可以划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维护联盟(MA)。通过创建MA,用户可以将具体的以太网业务和MA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以太网OAM操作。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以太网业务。
- 已创建MD。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单击“新建”,选择“新建维护联盟”,弹出“新建维护联盟”对话框。
- 设置各项参数。
设置参数时需注意:
“CC测试发送周期”:测试连通性的周期,可选择。
- 单击“应用”,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
创建MEP维护点以太网OAM依靠信道两端的维护端点(MEP)检测信道的连通性,MEP是以太网OAM报文的发起和终结点。MEP创建成功后,用户可以检测MA内一段信道的连通性。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维护联盟。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选择已创建维护联盟,单击“新建”,选择“新建MEP点”,弹出“新建MEP维护点”对话框。
- 设置各项参数。
设置参数时需注意:
- “方向”:Ingress把报文发向网络侧,Egress把报文发向用户侧。
- “CC状态”:当设置为激活时,可以实时检测链路是否正常。
- 单击“应用”,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
创建远端维护点维护联盟远端维护点的作用是在MEP处理OAM报文时,需要确认该OAM报文是在同一个MA内的MEP发起的。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维护联盟。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单击“OAM”,选择“远端MEP点管理”,弹出“远端维护点管理”对话框。
- 设置各项参数。
- 单击“应用”,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
新建MIP维护点MIP只能响应特定的OAM报文。通过创建MIP,用户可以将属于同一个MA的MEP间的以太网通道分成若干个区段进行检测。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经创建维护域。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的设备树中选择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单击“MIP点”选项卡。
- 选中需要创建维护MIP点的维护域,单击“新建”。
系统弹出“新建MIP维护点”对话框。 - 配置新建MIP维护点的各项参数。
- 单击“确定”,然后关闭系统弹出的提示框。
执行连通性测试对以太网业务执行连续性检测(CC),可以检验业务的连通性情况,以便定位和修复故障。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OAM维护节点。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选择“维护域”,选择“维护联盟”,选中“MEP点”。
- 单击“OAM > 激活CC”,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
执行环回测试对以太网业务执行不中断业务环回检测,可以检验业务的连通性情况,以便定位和修复故障。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OAM维护节点。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选择“维护域”,选择“维护联盟”,选中“MEP点”。
- 单击“OAM > 启动LB”。弹出“LB测试”对话框。
- 配置各项参数。各项参数说明请参见以太网业务OAM_LB测试。
- 如果通过基于MP ID的方法识别目的MP维护点,请选择“宿维护点ID”。
- 如果通过基于MAC地址的方法识别目的MP维护点,请选择“宿维护点MAC”。选择“宿维护点MAC”之后,需要手工拷贝宿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到此处。宿维护点端口MAC地址的网管入口参考配置以太网接口的高级属性。
- 单击“启动测试”,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在检测结果中查看测试结果。
执行链路追踪测试对以太网业务执行链路追踪检测,可以检测出链路中的MIP信息,以便定位和修复故障。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OAM维护节点。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选择“维护域”,选择“维护联盟”,选中“MEP”点。
- 单击“OAM > 启动LT”。弹出“LT测试”对话框。
- 配置各项参数。各项参数说明请参见以太网业务OAM_LT测试。
- 如果通过基于MP ID的方法识别目的MP维护点,请选择“宿维护点ID”。
- 如果通过基于MAC地址的方法识别目的MP维护点,请选择“宿维护点MAC”。选择“宿维护点MAC”之后,需要手工拷贝宿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到此处。宿维护点端口MAC地址的网管入口参考配置以太网接口的高级属性。
- 单击“启动测试”,弹出“操作结果”对话框,提示操作成功。
- 单击“关闭”。在检测结果中查看测试结果。
配置性能测试可以利用ETH OAM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检测以太网业务的丢包率、时延或时延抖动。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创建OAM维护节点。
操作步骤- 在网元管理器中单击网元,在功能树中选择“配置 > 分组配置 > 以太网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选择“维护联盟”选项卡。
- 选中需要进行检测的维护联盟。
- 在一个MEP维护点上单击右键,选择“性能统计管理”。
- 根据需要选择操作。[td]
如果…… | 则…… |
浏览当前性能 | 选择“浏览当前性能”并进行相应设置。 |
浏览历史性能 | 选择“浏览历史性能”并进行相应设置。 |
创建性能实例 | 选择“创建实例”并进行相应设置。 |
浏览性能实例 | 选择“浏览实例”并进行相应设置。 |
配置示例配置示例通过一个示例介绍了以太网业务OAM的配置方法。
示例描述通过示例描述采用以太网业务OAM检测网元间的以太网链路质量的业务组网和规划。
业务需求如图1-105是一个传输以太网业务的网络。NE1与NE2之间建立的业务E-Line-1,用于User A1和User A2之间的通信。为了保证User A1和User A2之间业务传输正常,网络维护人员需要验证以太网业务的运行状态。
User A1到User A2之间业务名称为E-Line-1,业务ID为1,VLAN为100。
图1-105 以太网业务OAM的配置组网图
以太网业务OAM主要基于二层以太网业务进行故障检测,三层以太网业务请使用MPLS OAM或MPLS-TP OAM进行故障检测。
解决方案NE1、NE2共同组成一个维护域MD1,建立维护联盟MA1绑定本地以太专线业务E-Line-1。在维护联盟MA1中启动LB测试,验证以太网业务的运行状态。
业务规划业务规划包含了数据配置所需的各种参数信息。
表1-70 维护域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域级别 | 4 | 4 |
表1-71 维护联盟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相关业务 | E-Line-1 | E-Line-1 |
CC测试发送周期 | 1s | 1s |
表1-72 ME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单板 | 13-PEG8 | 13-PEG8 |
端口 | 13-PEG8-1 | 13-PEG8-1 |
VLAN | 100 | 100 |
MEP ID | 1 | 2 |
方向 | Ingress | Ingress |
CC状态 | 激活 | 激活 |
表1-73 远端ME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远端维护点ID(如:1,3-6) | 2 | 1 |
表1-74 MI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单板 | 3-PEG8 | 3-PEG8 |
端口 | 3-PEG8-1 | 3-PEG8-1 |
MIP ID | 3 | 4 |
表1-75 LB测试信息[
参数 | 取值 |
维护域名称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宿维护点MAC | 00-1E-4C-84-22-F4(NE2宿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 |
源维护点ID | 1 |
发送报文优先级 | 7 |
发送报文个数 | 3 |
发送报文长度 | 64 |
配置过程介绍了以太网业务OAM配置过程。
前提条件- 用户具有“操作员组”及以上的网管用户权限。
- 已经了解组网需求和业务规划。
操作步骤- 创建维护域。
表1-76 维护域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域级别 | 4 | 4 |
- 创建维护联盟。
表1-77 维护联盟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相关业务 | E-Line-1 | E-Line-1 |
CC测试发送周期 | 1s | 1s |
- 创建MEP维护点。
表1-78 ME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单板 | 13-PEG8 | 13-PEG8 |
端口 | 13-PEG8-1 | 13-PEG8-1 |
VLAN | 100 | 100 |
MEP ID | 1 | 2 |
方向 | Ingress | Ingress |
CC状态 | 激活 | 激活 |
- 创建远端维护点。
表1-79 远端ME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MA1 |
远端维护点ID(如:1,3-6) | 2 | 1 |
- 可选:新建MIP维护点。
表1-80 MIP维护点信息[
参数 | NE1 | NE2 |
维护域名称 | MD1 | MD1 |
单板 | 3-PEG8 | 3-PEG8 |
端口 | 3-PEG8-1 | 3-PEG8-1 |
MIP ID | 3 | 4 |
- 执行环回测试。
表1-81 LB测试信息
参数 | 取值 |
维护域名称 | MD1 |
维护联盟名称 | MA1 |
宿维护点MAC | 00-1E-4C-84-22-F4(NE2宿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 |
源维护点ID | 1 |
发送报文优先级 | 7 |
发送报文个数 | 3 |
发送报文长度 | 64 |
参数说明:以太网业务OAM本内容介绍与配置业务相关的参数。
- 以太网业务OAM_以太网业务OAM管理
- 以太网业务OAM_LB测试
- 以太网业务OAM_LT测试
以太网业务OAM_以太网业务OAM管理以太网业务OAM管理提供有关维护点的查询、创建、删除、修改,并能发起OAM的维护功能。
表1-82 以太网业务OAM管理的参数说明[
域 | | |
维护域名称 | 8个字节 | 设置维护域的名称。 |
维护域级别 | 0~7 缺省值:4 | 表示维护域(MD)的级别。维护域(MD)级别限制了OAM的作用范围。 同一个维护域下的OAM报文可以正常发送和接收,高于本维护域等级的OAM报文不做处理直接透传,而对于低于本维护域级别的OAM报文直接丢弃。 - 0、1、2:Operator
- 3、4:Service Provider
- 5、6、7:Customer
维护域等级从0到7依次升高,参数等级定义了OAM操作的维护范围。 |
维护联盟名称 | 8个字节 | 设置维护联盟的名称。 |
相关业务 | 业务ID+业务名称,例如:10-Service | 选择相关的业务。 |
CC测试发送周期 | 3.33ms、10ms、100ms、1s、10s、1m、10m | 设置CC测试发送周期。 CC测试用来检测业务的连通性。 |
节点 | 例如:1-N1PEG8-1(端口-1) | 设置MEP点节点。 |
VLAN | 例如:5 | 显示监视业务的VLAN。 |
MP ID | 例如:6 | 设置MP的ID,MP包括MEP和MIP。 |
方向 | Ingress、Egress | 设置MEP点的方向。 Ingress为入节点方向。 Egress为出节点方向。 |
CC状态 | 激活、未激活 缺省值:激活 | 表示是否激活该MEP点的CC检测功能。 激活会占用带宽,不激活就不会占用带宽。 需要检测时选择激活,不需要检测时选择未激活。 |
单板 | 例如:1-N1PEG8 | 设置单板。 |
端口 | 例如:1-N1PEG8-8(端口-8) | 设置端口。 |
业务ID | 例如:10 | 显示业务ID。 |
业务名称 | 不超过64个字符的字符串。 缺省值:- | 表示创建维护联盟时期待进行OAM检测的业务名称。 |
业务类型 | 专线、专网、汇聚 缺省值:- | 表示创建维护联盟时期待进行OAM检测的业务的类型。 |
激活状态 | 激活、未激活 缺省值:激活 | 该参数表示是否发送CC报文。CC报文即业务连通性检测报文。 激活状态为“激活”时,维护点(MEP)所在网元开始发送CC报文,接收端(也即RMEP所在网元)会检测是否收到CC报文,并会产生相应的告警。 如3.5倍周期内未收到CC报文即产生ETH_CFM_LOC告警。如果收到的CC报文与配置应收的CC报文的维护域(MD)维护联盟(MA)属性不相符会产生Mismerge告警。 激活状态为“未激活”时,不会发送CC报文,远端维护点(RMEP)所在网元也不会检测告警。 - 激活:维护点(MEP)所在网元发送CC报文,接收端(也即RMEP所在网元)会检测是否收到CC报文,并会产生相应的告警。
- 未激活:维护点(MEP)所在网元不发送CC报文,远端维护点(RMEP)所在网元也不会检测告警。
在网元上创建维护点(MEP)后激活状态默认为“激活”,可以检测业务的连通性。也可以设置为“未激活”。 |
以太网业务OAM_LB测试对以太网业务执行不中断业务环回检测(LB),可以检验业务的连通性情况,以便定位和修复故障。
表1-83 启动LB的参数说明[
域 | | |
维护域名称 | 8个字节 | 显示维护域的名称。 |
维护联盟名称 | 8个字节 | 显示维护联盟的名称。 |
源维护点ID | 例如:5 | 设置LB测试的源维护点ID。 |
宿维护点MAC | 合法的目的单播MAC地址 缺省值:- | 目的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 |
发送报文个数 | 1~255 缺省值:3 | 发送LBM(Loopback Message)报文的个数。 个数越多,所需的时间越长。 |
发送报文长度 | 64~1400 缺省值:64 | 发送的LBM报文的长度。 默认取值64即可。不同的报文长度可能存在不同连通性检测结果。 |
发送报文优先级 | 0~7 缺省值:7 | 设备发送的以太网业务OAM协议报文中的VLAN的优先级。 0为最低优先级,7为最高优先级。默认取最高优先级7。 |
检测结果 | 字符串 | 用来确认业务流从源维护点到目的维护点的连通性。 |
以太网业务OAM_LT测试对以太网业务执行不中断业务环回检测(LT),可以检验业务的连通性情况,以便定位和修复故障。
表1-84 启动LT的参数说明[
域 | | |
维护域名称 | 8个字节 | 显示维护域的名称。 |
维护联盟名称 | 8个字节 | 显示维护联盟的名称。 |
源维护点ID | 例如:5 | 设置LT测试的源维护点。 源维护点是LT测试的发起点。 |
宿维护点MAC | 合法的目的单播MAC地址 缺省值:- | 目的维护点所在端口的MAC地址。 |
宿维护点ID/MAC | 例如:1A-2B-3C-4D-5E-6F | 显示LT测试的宿维护点。 |
响应维护点ID | 端口的MAC地址 缺省值:- | 响应维护点的标识,通过MAC地址标识。 |
跳接数 | 1~64、/ 缺省值:/ | 即TTL(Time to Live),携带在OAM报文中。跳接数表示响应维护点到源维护点的邻接关系。从源维护点到目的维护点的路径上,途经的每个MIP(Maintenance Intermediate Point)报文的跳数减一。例如经过一跳之后报文到达响应维护点,则返回跳接数为1。该参数值最大为64,超过64跳之后仍未到达响应维护点,则OAM报文被丢弃,返回参数值“/”。 该参数不可设置,LT测试结束后返回该参数值。当OAM报文经过64跳之后仍未到达响应维护点时返回参数值“/”。 |
测试结果 | 字符串 缺省值:- | 进行LT测试的时候,获取源维护点到目的维护点的链路连接路径信息。当不能获取到目的维护点的路径时,上报操作失败,当源维护点到目的维护点路径经过中间设备或者是目的设备时,上报操作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