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yanCheng2015 于 2023-1-12 17:21 编辑
一、案例描述 1. AR1、AR2、AR3组成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骨干网络,AR1和AR3是PE(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边界)设备,AR2是P(Provider,服务提供商)设备;AR4、AR5、AR6是客户A公司的CE(Customer Edge,客户边界)设备,分别在不同的物理位置。 2. PE及P设备使用OSPF作为IGP实现该区域内全网互通(包括设备的Loopback接口);同时,使用MPLS LDP隧道技术实现骨干网的路由信息的标签化转发,使用MP-BGP协议实现承载VPNv4报文能够在骨干网络中的传递。 3.在AR1和AR3上分别创建vpn-instance(vpn-实例),名为vpn_A,并将其与CE连接的物理接口(分别是:AR1_GE0/0/1、AR1_GE0/0/2、AR3_GE0/0/0)绑定到vpn_A中(即物理接口属于vpn_A实例)。 4.CE与PE之间运行OSPF协议,实现路由信息的通告与学习。 5. 由于A公司各分部在早期IP设计规划考虑不周全,使得AR4所在的分部和AR5所在的分部出现了同时向AR1通告了相同目的路由前缀(假设是192.168.0.1/32,分别由AR4_loopback 1和AR5_loopback 1模拟) ,但192.168.0.1/32实际上是位于不同分部的不同网络。 二、现象 1. PE设备AR1能够分别收到从AR4和AR5关于192。168.0.1/32的LSA,LSDB中显示该两条LSA的起源分别Router-ID 4.4.4.4和5.5.5.5,并同时被载入到vpn_A的路由表中,称为等价负载均衡路由(vpn_A的FIB也是如此)。 2. 假设,当AR6向192.168.0.1/32发送数据包使,AR1将会根据此情况采用负载均衡方式分别向AR4和AR5转发数据包,但192.168.0.1/32实际上是位于不同分部的不同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