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包括传输链路的带宽、报文传送时延和抖动、以及丢包率等。因此,要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就可以从保证传输链路的带宽,降低报文传送的时延和抖动,降低丢包率等方面着手。而这些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因素,也就成为QoS的度量指标。
- 带宽
带宽也称为吞吐量,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内,从网络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最大数据位数,也可以理解为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特定数据流的平均速率。带宽的单位是比特/秒(bit/s)。
通常情况下,带宽越大,数据通行能力就越强,网络服务质量就越好。这就好比高速公路,车道越多,车辆通行能力就越强,发生堵车的概率就越低。对于网络用户而言,都希望带宽越大越好,但是相应的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也就越高。
- 时延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要的延迟时间,一般由传输延迟及处理延迟组成。
以语音传输为例,时延是指从说话者开始说话到对方听到所说内容的时间。一般人们察觉不到小于100毫秒的延迟。当延迟在100毫秒和300毫秒之间时,说话者可以察觉到对方回复的轻微停顿,这种停顿可能会使通话双方都感觉到不舒服。超过300毫秒,延迟就会很明显,用户开始互相等待对方的回复。当通话的一方不能及时接收到期望的回复时,说话者可能会重复所说的话,这样会与远端延迟的回复碰撞,导致重复。
- 抖动
网络拥塞会导致通过同一连接传输的分组延迟各不相同。抖动用来描述延迟变化的程度,也就是最大延迟与最小延迟的时间差。
抖动对于实时性的传输是一个重要参数。例如,语音和视像等实时业务极不容忍抖动,因为抖动会造成语音或视像的断续。
抖动也会影响一些网络协议的处理。有些协议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交互性报文,抖动过大会导致协议震荡。
所有传输系统都有抖动,只要抖动在规定容差之内就不会影响服务质量。利用缓存可以克服过量的抖动,但这将增加时延。
- 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报文的数量占传输报文总数的百分比。少量的丢包对业务的影响并不大,例如,在语音传输中,丢失一个比特或一个分组的信息,通话双方往往注意不到。在视频的传输中,丢失一个比特或一个分组可能造成在屏幕上瞬间的波形干扰,但能很快恢复正常。
使用TCP传送数据可以处理少量的丢包,因为TCP允许丢失的信息重发,但大量的丢包会影响传输效率。在QoS中,我们关注的是丢包的统计数据,也就是丢包率。所以正常传输时,将网络丢包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