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680|回复: 0
收起左侧

工业交换机的交互方式有哪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 15: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交换机主要的交互方式是直通式、存储转发和碎片隔离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的环境的,那么这三种方式主要是应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直通式:
  直通式交换机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也正是因为这样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的小而且交换快就成为了它的优点,但是它的不足处在于数据包的内容没有被工业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没有办法检查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所以不能提供错误的检测能力,所以比较容易丢包。
  存储转发:
  在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再进行CEC检查,在对错误包进行处理之后才去除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所以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上延时大。但是可以对进入工业的交换机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能有效的改善网络的性能,也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碎片隔离:
  碎片隔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式,它能够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太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容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工业交换机交互的三种方式的解说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的文章来自于cisco Nexus交换机 http://www.zycd.net/product-smallclass-1.html  欢迎来咨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9 09:33 , Processed in 0.07157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