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3316|回复: 11
收起左侧

[分享] 【SPOTO思博网络】华为MSTP原理及案例配置详解【带入实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22: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POTO 于 2022-8-22 09:50 编辑


【SPOTO思博网络】华为MSTP原理及案例配置详解【带入实战】

MSTP简介

多生成树协议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IEEE 802.1s中提出的一种STP和VLAN结合使用的新协议,简单说来,STP/RSTP是基于端口的,而MSTP是基于实例的。它既继承了RSTP端口快速迁移的优点,又解决了RSTP中不同VLAN必须运行在同一棵生成树上的问题。

域和实例

与STP/RSTP相比,MSTP中引入了“实例”(Instance)和“域”(Region) 的概念。
所谓“实例”就是多个VLAN的一个集合。使用的时候可以把多个相同业务的VLAN映射到某一个实例中。MSTP拓扑计算以实例为维度,各个实例独立破环。通过VLAN和实例的映射,可以实现在这些实例上实现负载均衡。缺省情况下,所有的VLAN都映射到实例0上。除实例0外的其他实例叫做多生成树实例。
所谓“域”,由域名、修订级别、VLAN与实例的映射关系(mapping of VIDs to spanning trees)组成。每个域内所有交换机都要有相同的MST域配置,也就是说多台交换机域中的三个配置完全相同时,才属于同一个域。缺省情况下,域名就是交换机的桥MAC地址,修订级别等于0,所有的VLAN都映射到实例0上。
MSTP生成树分为4种:

1、CIST(Common Internal Spanning Tree),即公共与内部生成树。CIST由CST和IST组成。

2、CST(Common Spanning Tree)连接交换网络内所有MST域的一棵生成树。

3、IST(Internal Spanning Tree)各个MST域内的一棵生成树。

4、SST(Single Spanning Tree)运行STP或RSTP的交换设备只能属于一个生成树或者MST域中只有一个交换设备,这个交换设备构成单生成树。

域根和总根

截屏2021-08-30 下午9.58.54.png


总根是一个全局概念,对于所有互连的运行STP/RSTP/MSTP的交换机只能有一个总根,也即是实例0的根。如上图所示,A0的CIST Root就是总根。
域根是一个局部概念,是相对于某个域的某个实例而言的。也就是说每个域内的每个实例都有一个域根,所以每个域所包含的域根数目与实例个数相关。


Master端口和域边缘端口


截屏2021-08-30 下午9.59.04.png


Master端口:Master端口是MST域的所有边界端口中,到达总根具有最小开销的端口,也就是连接MST域到总根的端口,位于整个域到总根的最短路径上。Master端口在CIST上的角色是Root Port。

域边缘端口:是连接不同MST域的端口,位于MST域的边缘。一个域中可以有多个域边缘端口。


MSTP生成树计算

CIST生成树的计算CIST生成树计算中,通过7个维度的比较,最终把环形组网裁剪为树形组网。7个维度是{ 根交换设备ID,外部路径开销,域根ID,内部路径开销,指定交换设备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 }。
CIST生成树计算过程,可以分为3步:
1、网络中的设备发送接收BPDU报文,在经过比较配置消息后,在整个网络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交换机作为CIST的树根。

2、在每个MST域内MSTP通过计算生成IST

3、MSTP将每个MST域作为单台交换机对待,通过计算在MST域间生成CST。
MSTI的计算MSTI生成树计算中,通过5个维度的比较,最终把环形组网裁剪为树形组网。5个维度是{ 域根ID,内部路径开销,指定交换设备ID,指定端口ID,接收端口ID }。
在MST域内,MSTP根据VLAN和生成树实例的映射关系,针对不同的VLAN生成不同的生成树实例。每棵生成树独立进行计算,计算原则与STP/RSTP计算生成树的相同。
使用注意事项:
绑定实例的VLAN,必须已经创建,并且接口已经加入指定VLAN。通过命令“display stp brief”查看端口状态时,只会显示使能STP且UP的端口。
配置MST域的相关参数后,必须执行“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命令,配置才会生效。
MST域的默认域名是设备的MAC地址,每个设备的MAC地址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须手动指定域内,才能使交换机的域信息一致。
配置举例

网络拓扑
截屏2021-08-30 下午9.59.16.png
需求
1、vlan11和vlan12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
2、SW1和SW2分别作为vlan11和vlan12的根桥和备份根桥。
3、CE1和CE2连接用户的接口不要参与STP计算。

配置思路
1、创建VLAN,并把接口加入VLAN。
2、配置模式是MSTP模式
3、配置域名为huawei,并配置域内VLAN和实例的映射关系。
4、配置SW1和SW2分别作为两个vlan的根桥和备份根桥。
关键配置
1、配置模式为MSTP模式。
stp mode mstp

2、配置域名为huawei,并配置域内VLAN和实例的映射关系。
[SW1]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SW1-mst-region] region-name huawei //配置域名为RG1
[SW1-mst-region] instance 11 vlan 11 //默认所有VLAN都属于实例0,这里把VLAN11映射为实例11.
[SW1-mst-region] instance 12 vlan 12
[SW1-mst-region] 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域内的配置,需要激活才能生效
[SW1-mst-region] quit
注意4台设备的域配置需要完全一致,才可以正确破环。
3、配置根桥和备份根桥。
配置在实例11中SW1为根桥,SW2为备份根桥。在实例12中SW1为备份根桥,SW2为根桥。
[SW1]stp instance 11 priority 4096
[SW1]stp instance 12 priority 8192

[SW2]stp instance 11 priority 8192
[SW2]stp instance 12 priority 4096
4、去使能CE1和CE2设备连接PC端口的STP功能。
[~CE1]interface GE 1/0/2
[~CE1-GE1/0/2]stp edged-port enable
[~CE1-GE1/0/2]commit
以上就是关于MSTP的原理和配置步骤,大家都学会了吗?
|| 备考不用慌,大佬带你飞 : 每三位IE,有两位来自思博
——————————————————————————————————
HCIE/CCIE的提升空间有多少?看看群内聊天讨论就知道!



添加老杨老师微信:spotoa,加入全国网工交流群(已建立50+个),获取更多CCIE/HCIE考试一手资讯+考试必备资料,也欢迎添加
网工老杨老师微信:spotoa




【推荐阅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 收起 理由
Coolice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9-14 0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板凳 2021-9-14 07:06:3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07: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地板 2021-9-14 07:07:09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07: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5# 2021-9-14 07:25:35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4: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问题请咨询微信:spotoa
6# 2022-4-18 14:41:56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 13: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大佬大佬大佬大佬大佬
7# 2023-1-12 13:27:42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3 15: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攻城狮论坛
9# 2023-2-23 15:13:40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7 1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分享
10# 2023-3-17 13:38:4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4 10:06 , Processed in 0.077657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