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825|回复: 0
收起左侧

【干货分享】IPv4主机互访 vs IPv6主机互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v4主机互访和IPv6主机互访都可以使用下面相同的网络拓扑。
下载.png

在IPv4网络中,主机A要访问主机B时,仅仅知道主机B的IP地址还不够,还需要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以太网的同一网段内根据IP地址查询对应的MAC地址,实现三层IP地址与二层MAC地址之间的动态映射,可以通过ARP协议实现。

ARP协议工作过程非常简单,通过两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地址解析过程。

ARP协议工作过程:

步骤1:主机A仅知道主机B的IP地址而不知道其MAC地址时,它广播一个ARP请求报文,请求得到主机B的MAC地址。

步骤2:ARP请求报文是广播报文,请求的是主机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主机B收到后,向主机A发出一个包含自己MAC地址的ARP响应报文。

当主机A接收到主机B的响应报文后,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就可以用这个MAC地址和主机B通信。

在IPv6网络中,主机A访问主机B的过程类似。主机A要访问主机B,不仅要知道主机B的IPv6地址,还要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IPv6环境中,邻居发现协议可以实现从IPv6地址解析到MAC地址的功能。

IPv6地址解析使用两种ICMPv6报文:邻居请求报文NS和邻居通告报文NA。IPv6地址解析过程和ARP协议工作过程类似,需要两个步骤。

IPv6地址解析过程:

步骤1:主机A仅知道主机B的IPv6地址,不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主机A向主机B发送报文之前必须要先解析出主机B的链路层MAC地址。首先主机A会发送一个NS报文,其中源地址是主机A的IPv6地址,目的地址是主机B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需要解析的目标IPv6地址为主机B的IPv6地址,在NS报文的Options字段中还携带了主机A的链路层MAC地址。

步骤2:主机B接收到了NS报文之后,就会回应NA报文,其中源地址为主机B的IPv6地址,目的地址为主机A的IPv6地址,主机B的链路层MAC地址被放在Options字段中。

主机A收到主机B发送的NA报文,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后续就可以用这个MAC地址和主机B通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3 11:23 , Processed in 0.075277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