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述一下本人情况,2012毕业,没进公司进部队,部队生活在此就略了,幸运的是在部队全面的接处了通信(整个通信流程),有老班长和高工的传、帮、带(部队的优良传统——真心话),加上自己的学习,只通用说小范围有点见解,由于历史原因(自己YY一下)于2017年末退伍。最近报了个CCIE的班,想在网络上继续发展,让这个被我冷落了五年的账号再度发光发热(又YY了),自己硬着头皮把某培训机构的一些视频看了一遍,一方面处于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希望与有心人互相交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正试开始。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通信,我们平时微信聊天,视频播放等这此我们只是参与了应用的动作,其实完成这样的动作我们需要三大块的,一是人(发送方与接收方);二是软件交互的软件(实现交人看的懂的语言、文字等转换成设备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三就是通信设备了(将这些二进制从一端传到另一端),也就是我们通用看的到的路由器、交换机等 。
由此我们完成了双方的通信,我们可以把通信的过程和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结合起来联想,比如我们天天起的路:下班了你要回家,公司就是源,发送数据的地方;你家就是目的,接收数据的地方;你就是数据,路是传输信道;你可以步行、骑车、公交等交通公具,这是速率或者通信介质,因为不能的交通公具速度不一样。想像一下这样通信是不是就很有趣了。
可能有人看了觉得我说的好简单,其实不做底层开发很多东西不用去深研它,知道它的工作流程就可以了。
一、常用术语:
网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Bps=byteper second; 网络介质Media:传输电磁波用,有铜缆、光缆等; 协议Protocol: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语言; 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ogenated Systerm):Unix/Linux/Windows系列等; IOS:是Cisco建立在Unix基础的操作模式,基于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字符交互模式。
二、常见网络: 局域网(LAN):网速快,规模小(10-10K米范围); 城域网(MAN);网速适中,规模适中,没有什么优点,淘汰中; 广域网(WAN):网速慢,规模大(无地域限制,通过ISP遍布全球)。
三、网络拓扑: 直连网络(Bus Topology):以太网常用; 环形网络(Ring Topology):令牌环网络常用; 星形网络(Star Topology):也叫Hub&Spoke网络,最常用的; 扩展星形网络(Extended Star Topology):星形网络的扩展; 全互联和网络(Mesh Topology):所用路由间都有直连,可靠性好但是造价最高,高端用户的必然选择一般为电信骨干网或者企业网络核心部分。
四、引起LAN拥塞的可能的原因是: 太多的主机存在于1个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广播风暴; 多播; 带宽过低。
五、连接设备(Connectivity Devices): 主要有Modem、Hub、Bridge、Switch、Router;他们的作用是把大的网络分成几个小点的网络称之为“网络分段”(Network Segment)简称网段。 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都运行IOS; 路由器(Router)/交换机(Switch)就是计算机; 路由器可以进行数据包的路由(L3),按照数据包的L3包头进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的数据路由; 在网络中使用路由器(router)的优点: 它们默认是不会转发广播的; 它们可以基于协议层L3(Network layer)来对网络进行过滤。 在网络中使用交换机(switch)的优点: 能提高LAN的性能,提供给用户更多的带宽。 网桥(bridge): Bridges在某种意义上等同Switch,它们都可以分割冲突域():1个端口即为1个冲突域(它们仍然处在一个广播域,分割广播域的任务一般由router完成);但是Bridge一般只有2~4个端口而Switch可以拥有多达上百个端口所以渐渐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