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IL2011的《服务设计》这本书中,在最后的“挑战、风险和关键成功因素”目录下,在讲“服务设计”所面临的“风险”的时候,提到了“业务时间表没有给服务设计充足的时间”这样一条风险。对此,我深有感受。 下面就通过一个例子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重要性,但这个事件不是发生在东方瑞通,而是发生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个公司。时间回溯到1996年,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拿下了国内某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开发的项目。项目启动后,我们公司跟甲方达成一致,约定前期有六个月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时间。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需求分析的工作。当项目进行了三个月,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甲方突然决定:该项目要上马了!所谓“上马”,就是要开始写程序了。有什么办法呢?甲方要以业务为重呀!只能硬着头皮干了。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当时在架构设计,特别是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上就考虑的不太周到。在我1999年3月离开那个公司的时候,那个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已经有130多张表,而且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内的项目中是很常见的,很多单位的业务部门可能没有把它看成是一种风险,但它的危害真的很大。 真心希望以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 本文出自东方瑞通祝文彬老师,转载请注明! 更多行业干货、技术文章,请关注公众号:东方瑞通IT培训(easthome_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