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2897|回复: 6
收起左侧

[原创] 【华为开坛布道】【防火墙技术连载18】强叔侃墙 NAT篇 双剑合璧,无往不利——双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7 14: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火墙技术连载18】强叔侃墙 NAT篇 双剑合璧,无往不利——双向NAT 经过前面几篇贴子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源NAT和NAT Server有了相当了解。NAT功能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可内可外,游刃有余,那么这“一内一外”能否配合使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果需要同时改变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就可以配置“源NAT+NAT server”,华为防火墙称此类NAT配置为双向NAT。这里要注意:双向NAT不是一个单独的功能,他仅仅是源NAT和NAT Server的组合。这里“组合”的含义是针对同一条流(例如外网主机访问内网服务器的流量),在其经过防火墙时同时转换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大家千万不能理解为“防火墙上同时配置了源NAT和NAT Server就是双向NAT”,这是不对的,因为源NAT和NAT Server可能是为不同流配置的。
之前介绍源NAT功能时,强叔为了更利于大家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都是按照内网用户访问外网资源的思路进行组网设计和验证的。实际上,源NAT还可以根据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在安全区域进行分类: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4: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域间NAT

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属于不同的安全区域。按照转换报文的方向,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NAT Inbound(外网访问内网)

报文由低安全级别的安全区域向高安全级别的安全区域方向传输时,基于源地址进行的转换。一般来说,NAT Inbound都会和NAT Server配合使用。

(2)NAT Outbound(内网访问外网)

报文由高安全级别的安全区域向低安全级别的安全区域方向传输时,基于源地址进行的转换。之前介绍的“内网用户访问外网资源”场景大多使用NAT Outbound。
2、域内NAT(内网访问内网)

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属于相同的安全区域。一般来说,域内NAT都会和NAT Server配合使用,单独配置域内NAT的情况较少见。
当域间NAT或域内NAT和NAT Server一起配合使用时,就实现了双向NAT。当然,上述内容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合理设置安全区域的级别并规划网络——内网设备属于Trust域(高级别),内网服务器属于DMZ域(中级别),外网设备属于Untrust域(低级别)。
双向NAT从技术和实现原理上讲并无特别之处,但是他和应用场景有着强相关性。究竟什么时候需要配置双向NAT?配置后有什么好处?不配置双向NAT行不行?这都是实际规划和部署网络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且听强叔一一道来。

1、NAT Inbound+NAT Server
下图示意了一个最常见的场景:外网PC访问内网服务器,防火墙做服务器的网关。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用到的NAT技术是…(画外音:“强叔,我知道,是NAT Server!这个场景不就是NAT Server的典型场景吗?”)没错,大家果然认真看了强叔之前的贴子!但是强叔下面要讲的是如何在这个场景中应用双向NAT,以及这么做的好处,大家接着看吧。

沙发 2014-5-27 14:43:34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4: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华为官方论坛。
support。huawei。com/ecommunity/bbs
板凳 2014-5-27 14:44:19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11 10:02 , Processed in 0.071705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