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859|回复: 8
收起左侧

DATA RECOVERY和磁带库联动备份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3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位的30多台虚拟机目前都用的DE进行的日常备份,但是考虑到容灾,想采用一种更为安全的方法,无奈自己是个菜鸟,查了点资料想了想,觉得还是先用DE备份,然后将DE备份转存到磁带库,现在有两个疑问:
1.DE备份怎么样备份到磁带库?需要借助软件么?
2.这个方案可行不?
说实话还是一头雾水,没有清晰的思路,请各位同道多指点,有其他备份方案也可给小弟借鉴!
发表于 2014-4-3 12: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3-23-2012 17:51 编辑
VMware DR不支持备份到磁带机。
或者可以这样:
1、每晚用VMware DR备份,
2、设法导出或者通过备份软件去备份VMware DR所备份的数据 —— 这个和VMware DR采用何种“磁盘”有关 —— 导出前,VMware DR需要关闭。
几个问题:
1、VMware DR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可能会不断增长 —— 目前30个VM,所占用的空间可能已经达到100G或者更多,现有的磁带设备是否能够一次备份完整个数据?因为数据集文件可能每天都会有所变化,且这种变化不一定能够使用常见的全备/增备/差备的方式进行,所以很可能每天都要用磁带进行一次全备。
2、现有的磁带如果无法一次备份完毕,其实可以考虑用磁盘,若干个磁盘做交换。
沙发 2014-4-3 12:50:3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想到个办法,虽然笨点,T兄看可行不
现有的DR将数据备份到磁盘柜1,我再添加个磁盘柜2,新建个DR2每天把服务器备份到磁盘2,这样可也算容灾了?
板凳 2014-4-3 12:51:16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问题,如果将DR服务器的所有数据备份到其他存储如磁带,这时我的DR服务器坏掉了比如被删了,我新建一个DR,把数据从磁带取回,这样有办法还原吗?从来没试过
地板 2014-4-3 12:52:01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3-23-2012 20:02 编辑
主要是看VMware DR备份时,采用的怎样的“磁盘”。
以前我使用过网络共享 —— Windows物理机的某个分区上共享文件夹,这个怎么备份就简单了 —— 不过VMware DR可能需要关闭掉 —— 具体你试试看就可以确认;
目前我是VMware DR添加磁盘,磁盘位于ESXi服务器的本地存储内 —— 我的主要虚拟机都在iSCSI存储上 —— 这种方式下,VMware DR作为一个虚拟设备/特殊的虚拟机,是否可以克隆,我没有试过,或者你试试看? —— 这个方案,作为VMware DR不管是克隆还是导出,都要关闭VMware DR,此外,导出的话,需要大量的时间。
使用VMware DR,将虚拟机数据从存储内备份出来是关键点。而将虚拟机从生产盘柜备份到备份设备上,只要备份设备/介质还在同一站点,那仅仅是备份而已。
如果将VMware DR导出成为ovf,应该还是能够导回去的。VMDK、VMX等复制出来,再复制回去,应该也可以。
5# 2014-4-3 12:52:4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T兄,你现有的DR备份等于说在服务器本地存储上,虚拟机都存储在阵列上,这样分开保存了对吗?这样按理说很安全了
6# 2014-4-3 12:53:32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2: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3-23-2012 21:40 编辑
目前这样的备份,所能做到的仅仅是盘柜崩溃后的恢复!
VMware DR,仅仅是我的一个备份手段,我使用EQL,还做基于Lun的快照;我使用BE,对某些关键的虚拟化系统还通过BE进行备份;此外,对于有些虚拟环境内的应用,我还关机克隆到服务器本地;对于虚拟化环境内的某些系统,我通过某些方式,将数据导出。
用了这么一堆措施,还是不安全! —— 因为所有的数据还是在一个站点!
当然,今年稍后可能会上异地数据复制。异地数据复制完成后,年底或者明年,还可能会再通过SRM,以实现高可用。这个做完之后,数据安全措施,应该很周详了。
————————————————————————————————————
虚拟化,一开始绝对不省钱;长期/持续运行下去,是否省钱,有待实践考验!
但是:通过虚拟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度或者为创造高可用度创造条件”以及“实现便捷/有效的灾备”,是两个亮点!
————————————————————————————————————
我向Dell介绍过我的计划,就他们认为,对于我的虚拟化环境而言,除了应用系统方面的HA、数据同步复制等方面之外,已经非常全面了 —— 而应用系统的HA、CPL同步复制等等,花的钱就又要多了。
————————————————————————————————————
当然,还有邮件系统和文件服务器这两个目前还在传统环境内的应用,稍后要再优化一下。
7# 2014-4-3 12:54:18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2: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SRM 我这里了解到的 貌似对于异地(尤其1K KM以上的)WAN这里的要求很高。
8# 2014-4-3 12:54:56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2: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3-24-2012 10:24 编辑
主要在两个境内和境外城市,相互间搞SRM估计不可能 —— WAN链路的钱一年估计就要几百W了。
我考虑本地 SRM 到本地 —— 本地建立两个集群:因为可能到时候会有2台EQL,现有6CPUs的Ent. Plus许可,再酌情添加或者暂时仅仅使用现有的ESXi许可;增加一个vC许可、增加SRM许可;这样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经齐备了)。
这样,一个vC集群挂了,重要的VM可以在另外一个vC集群内起来。
———————————————————————————————
当然,因为我们集团另外一个企业就在我们大楼内(所以,本质上还是本地到本地),他也使用EQL、vSphere,SRM到他们那里也可以。
———————————————————————————————
这个方案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体的可用度。计划内的投入可以认为只有vCS和SRM两项或者外加1、2CPU的ESXi。
———————————————————————————————
灾备么,将会通过EQL间的复制,复制到办公楼外的另外的EQL上去 —— 我们的应用几乎都是对内的,因此SRM到异地,更改链接方式、通知/通告给用户等等,所耗用的时间,还不如将另外那个灾备EQL搬回来便捷。这个方案,纯粹仅仅作为万一中的万一而存在。
9# 2014-4-3 12:55:55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3 11:59 , Processed in 0.062179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