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834|回复: 1
收起左侧

学习笔记总结3 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1 13: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通用的故障处理过程

    1、通用的故障处理过程:

    A收集症状:收集网络、用户、ES的症状
    1) 分析现存症状
    2) 判断所属
    3) 窄化范围
    4) 判定症状
    5) 记录症状

    B分离问题
    1) Bottom-Up troubleshooting
    从物理层开始向上排查,直到应用层。常用于怀疑问题发生在物理层,或在处理复杂网络问题时使用。
    2) Top-Down troubleshooting
    从应用层开始向下排查故障,用于怀疑问题发生在软件部分。
    3) Divide-and-Conquer troubleshooting
    选择OSI模型的特定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开始故障处理,确定问题是在该层、还是上层或下层。适于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人员使用。
    常用traceroute命令检查下4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

    C纠正问题

    ES故障处理命令
    1) ping
    连续Ping: ping –t 192.168.0.1 ;Windows系统
    ping –s 192.168.0.1 ;Unix环境
    记录路由: ping –r 192.168.0.1 ;Windows
    ping –s –nRv 192.168.0.1 ;Unix

    2) Trace Route
    Tracert 10.0.0.1 ;Windows系统
    Tracerout 10.0.0.1 ;Unix
    Ping记录路由器的出接口,而traceroute通常记录进入的接口。

    3) Arp
    显示第2层和第3层地址的映射表: Arp –a ;Windows/Unix

    4) Route
    显示路由表: route print ;windows系统
    route –n ;Unix

    5) Netstat
    显示到ES的当前连接及端口: netstat –n ;Windowx & Unix

    6) Ipconfig&Ifconfig
    显示ES的IP配置: ipconfig /all ;windows
    ifconfig –a ;unix

    7) Nbtstat
    显示当前名称解析缓存: nbtstat –c ;
    清除当前名称解析缓存: nbtstat –r ;


发表于 2013-7-21 1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2013-7-21 13:15:33 回复 收起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2 15:02 , Processed in 0.05599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