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1177|回复: 0
收起左侧

BI系统中数据钻取的一些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1: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什么情况下不适合采用求和汇总?
  在对报表进行拖曳等操作时,一般采用的是求和的方式。如上面介绍的销售清空表。将客户字段拖曳掉的话,可以让系统自动按销售员进行汇总。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采用这种方式。笔者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各位读者就会明白。如现在有一张反应员工工资增长状况的报表。如报表中有员工各个月份的工资情况。现在如果将时间信息拖曳掉,系统如果对工资进行自动汇总,此时合适呢?
  这就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看。如果用户想看每一年的总工资,这未尝不可。但是这需要注意,有可能有员工没有工作到一年。此时反应的数据就会失真。在大部分情况下,此时用户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员工的每个月平均工资,或者说最后一个月工资。此时就不能够简单的使用系统默认的汇总求和方式。
  其实类似的清空还有很多。如科目余额、员工的人头数等等内容,都不能够简单的采用求和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一般都会采取最后一个值或者平均值的方式。如上图所示,一个成熟的BI系统,应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二、报表调整的三个层级
  一般对显示格式的调整,包含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信息对象级别。这也是BI系统中存储数据的最低级别。简单的说,一个信息对象就对应报表中的一个字段。用户可以在这个级别对报表层显示的格式进行调整。BI系统也会根据信息对象的类别设置默认的显示格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建议对这个默认的格式进行调整。因为这是BI专家们根据许多年的经验设置的一个默认值。为此除非有特别的需求,否则的话一般不建议在这个层级对报表的现实格式进行调整。
  二是报表的设计层面。其实信息对象只是对数据的一个整理的过程。具体的显现方式,信息对象层面并不是很擅长。最终报表的显示格式,一般都是在报表设计层面实现的。在这个层面可以设置报表的查询条件、过滤内容以及默认显示的内容等等。在实际项目中,报表的显示格式基本上是在这个层面定义的。
  三是报表的层面。在报表设计层面定义的内容,一般都是通用性的内容。如一张报表可能会同时给5到10个用户使用。而这不同的用户又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当然,这些需求只是只有细微的差别,如显示的顺序或者说显示内容的多少之间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BI实施顾问不可能为每个用户都去设计一个报表。通常情况下,一般是设置一张通用的报表。然后用户在使用报表时,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相关的格式。
  这就是BI报表设计中关于格式调整的三个层级。通常的建议是,不要在信息对象级别对显示的格式进行调整,最好采用默认的格式。如果用户需要进行格式的调整,那么最好在报表设计层面或者报表层面进行设置。这么操作时比较合理的,也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2-14 04:28 , Processed in 0.063874 second(s), 2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