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language 语言切换
查看: 3952|回复: 3
收起左侧

[已解决] 关于核心层和汇聚层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14: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初来咋到,先祝大家生活幸福,天天开心我看到这么一段话,没能理解,想请大家帮我解惑
在典型的层次化模式中,组件间通过核心层互联,核心用作网络骨干。鉴于各组件都依赖核心进行连接,因此,核心必须速度很快且永续性极高。现在的硬件加速系统具备以线速提供复杂业务的潜能。然而,应在网络核心采用“越简单越好”的方法。最简洁的的核心配臵可降低配臵复杂性,从而减少出现运行错误的几率。
    虽然通过全网状或高度网状拓扑也可实现冗余,但此类设计在链路或节点发生故障时不容易提供一致的收敛。同时,全网状设计也存在对等和邻接问题,使路由难以配臵和扩展。此外,随着网络的增长或变化,大量的端口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复杂性。以下是需要谨记的其他主要设计问题:
    将核心层设计为只使用硬件加速业务的高速第3层 (L3) 交换环境。第3层核心设计优于第2层和其他设计,因为它:在发生链路或节点故障时提供更快的收敛速度;通过减少路由邻接关系和网状拓扑提高了可扩展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尽量在核心中使用冗余的点到点L3互联(三角形,不是正方形),因为这种设计可产生最快速、最确定的收敛结果。
    避免L2环路和L2冗余的复杂性,如生成树协议(STP) 和L3组件对等体之间的间接故障检测。采用模块化的操作系统,使得局部的软件故障不会影响整机的运行。软件的升级也可以在局部软件模块进行,而不必为升级软件等维护工作是核心交换机停止工作,影响全网的运行。”    有点长,后面2段中有这么几句话没懂:“将核心层设计为只使用硬件加速业务的高速第3层 (L3) 交换环境”“避免L2环路和L2冗余的复杂性,如生成树协议(STP) 和L3组件对等体之间的间接故障检测。”
然后如果有2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层,2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汇聚层,那么按照上面的说法,怎么连才是优秀的,核心和汇聚间运用什么协议,MSTP?OSPF?还是什么才是合理。通宵坐等高手解答。



发表于 2012-5-23 2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5: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0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论坛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temap|鸿鹄论坛 ( 京ICP备14027439号 )  

GMT+8, 2025-8-11 11:00 , Processed in 0.064066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HH01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