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的逐层封装与二层通信基于MAC地址转发的冲突
按照OSI模型,用户A想要给用户B发送消息需要经过逐层封装端口/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最好逐层解封B收到数据但是在同一个网段vlan下,用户通信是走二层的经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请问这里的数据封装涉及到了网络层和传输层吗?小白不太懂
有人吗 回答一下 “同一个网段vlan下,用户通信是走二层的经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是普通二层交换机,是通过mac地址抓发表来处理数据帧的。
交换机转发数据帧到终端,终端肯定是层层向上解封啦
一般终端数据交换,大多都是Ethernet协议,大多都是ip网络层协议。你要用这些协议承载数据,你肯定是要安tcp/ip标准来封装的。比如你常用qq,微信,下层,都是tcp/udp。
当然也有不适合到ip网络层的协议。比如cdp,lldp,mpls,stp这些。
lz没事,多多用抓包软件抓下自己的数据包
好深奥 沉机 发表于 2020-7-8 23:40
“同一个网段vlan下,用户通信是走二层的经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是普通二层交换机,是 ...
好的,谢谢 我可能把这些搞混了 学杂了 沉机 发表于 2020-7-8 23:40
“同一个网段vlan下,用户通信是走二层的经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是普通二层交换机,是 ...
通常来说一次Ping的过程就是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相结合最好的例子:
主机A在应用层发起对主机B的Ping请求
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加上报头
网络层将A的IP地址为源IP地址、B的IP地址为目标IP地址,根据ICMP协议封装成数据包。
根据B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检测A、B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同一子网(不经过路由,所以是二层转发):
如果属于同一子网,则查找本机的ARP缓存,找到B的MAC地址。
根据这个帖子的意思是主机A在终端设备上已经进行了各层的封装,如果是同个vlan网段下直接找到目标的MAC地址吗 沉机 发表于 2020-7-8 23:40
“同一个网段vlan下,用户通信是走二层的经MAC地址表转发数据”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是普通二层交换机,是 ...
不好意思,有些地方,字打错啦
“不适合”应该是”不是“ 本帖最后由 沉机 于 2020-7-9 17:58 编辑
看猪专业户 发表于 2020-7-9 15:31
通常来说一次Ping的过程就是二层转发和三层路由相结合最好的例子:
主机A在应用层发起对主机B的Ping请 ...
ping是用icmp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没有传输层,应用层的说法。
你要分清应用程序和应用层说法 谢谢分享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